股票|知料丨19天过会市值 6000 亿,中芯国际是怎样炼成的?( 二 )


“二张”之间围绕专利胶着了六年 。 “我尽力了 , 官司让我精疲力竭 , 对这个结果我也感到失望” , 中芯国际放出离职公告之后 , 61岁的张汝京这么回应媒体 。
派系斗争 , 也是必然专利摩擦逼走了创始人张汝京 , 命运多舛的中芯国际又有派系斗争在后 。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一直受到大国牵制 。 从零开始很难 , 而对外技术的引进过程中 , 公司主体一旦沾上过多的国资色彩 , 也很容易被狙击 , 90年代中后期国家主导的“908”、“909”工程的失败 , 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
擅长总结经验的张汝京也生出了一套生存哲学 。
在成立的十年间 , 一直在亏损的中芯国际为了维持运转 , 需要不断吸收各类资本 。 最初 , 中芯国际来自国资的占比一直很低 , 上市时的股东构成大多是来自于新加坡、美国等地的资本 。 选择在香港纽约上市 , 也给中芯国际增加了不少国际色彩 。

与此同时 , 张汝京也吸取了世大的失败经验 , 让股东们分权制衡 , 而不是一家独揽大权 。 种种考虑 , 也埋下了日后派系斗争的隐患 。
2008年 , 因为和台积电的纠纷悬而未决 , 中芯国际的市值一度蒸发九成 。 账上资金告急 , 武汉工厂很有可能交不上给政府的租金 , 北京工厂也因为资金周转暂停扩产 。 彼时 ,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控股)仅仅用1.72亿美元就收购了中芯国际16.6%的股权 , 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大股东 。
直到2009年台积电进入之后 , 大唐控股为了保证地位又再次加码 。 那个时候 , 中芯国际的股东阵营中基本形成了上海实业+大唐电信+台积电“三权分立”的局面 。
张汝京离开之后 , 好友江上舟又找来颇有声望的前华虹集团CEO王宁国接任CEO一职 , 同时又找来杨士宁任COO 。 在王宁国的带领之下 , 2010年 , 中芯国际也逐渐恢复元气 , 销售额同比上涨45% ,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
2011年 , 起着平衡各方势力作用的江上舟病逝 , 掀翻了原本暗流涌动的派系斗争台桌 。 延续王汝京、江上舟治理立场的王宁国 , 此后再没有得到杨士宁的认同 。 中芯国际内部开始了一场以CEO王宁国、COO杨士宁二人为首的斗争 。

这场内讧的细节现在无需多言 ,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 。 随着王宁国意外落选执行董事、递交辞呈 , 最有可能继任的杨士宁又因为一纸审计文件被指“逃税” , 踉跄出局 。
棋盘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 , 救兵张文义在江上舟临终前被授意为接班人 , 后又因为第一大股东大唐电信投出反对票 , 无缘进入董事会 。 此后 , 张文义“曲线救国” , 邀请了曾经跟随张汝京创业的老将邱慈云再次出山 。
有27年半导体经验的邱慈云很快得到认可 , 这场派系斗争才最终落下帷幕 。
这次派系斗争让中芯国际进入调整期 , 业绩上没有太多起色 。 直到2015年28nm技术、2017年14nm的量产 , 中芯国际的年营收才有了更大的提升 , 分别突破20亿元、30亿美元的大关 。
股票|知料丨19天过会市值 6000 亿,中芯国际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插图

中芯国际关键技术量产时间 36氪整理
现在如果我们以另一个视角来看这次内讧 , 也可以发现这并非源于偶然 。

“国际化”、“独立化”的决策 , 源于冷战之后国际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 也一直贯穿中芯国际的创业初期 。 但权重太大的国际资本 , 成分复杂的股东构成 , 导致高层决策意志分歧 , 也埋下了日后内部派系丛生的隐患 。 而好处在于 , 帮助中芯国际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实现了突围 , 获得了资本支持和人才技术引进 。
那是最坏的决策 , 却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
搭上时代快车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 , 无法跳脱产业和国家的层面来讨论 。 2012年工信部提出《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半导体产业作为卡脖子工程 , 成为大国博弈中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 , 各地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资金支持也在增加 。 当然这一切也建立在 , 中国的GDP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