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未完成的进化》书评-进化的四种形态与悖论( 三 )


为了研究如何人类是如何找到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优权衡的 , 一种办法是将该问题简化成算法问题 , 再通过竞赛 , 找出能够战胜其他算法的启发式解决方案 。 而多臂老虎机问题 , 无疑是研究该话题的经典问题 。

科学|《未完成的进化》书评-进化的四种形态与悖论
本文插图

该书指出 , 在上述竞赛中 , 表现最好的算法 , 称为“折扣机” , 它可以根据年龄对所学到的东西打折 , 更加重视近期所获得的能力 , 而不是以前的信息 。 折扣机通过观察行为或开拓行为来估计未来的回报 。 结合过去的经验 , 估计未来的形式 , 运用所搜集的信息制定下一轮的最佳方案 。
与其他策略相比 , 折扣机将学习时间更均匀地分配在代理人的一生当中 , 所以表现突出 。 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 一部分是因为较其他策略而言 , 它能够花较少的时间去学习 , 而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行为 , 反过来 , 也是因为它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学习 。
想象人类社会的文化进化 , 唯有在环境变化极度快速(50%以上的概率收益和之前不同)时 , 创新才是比模仿更好的策略 , 由此不会有产生一部分人模仿 , 一部分人尝试的进化稳定策略 。 而通过这个启发式算法 , 可以证明:模仿之所以有回报 , 是因为其他个体对行为进行过滤 , 从而使自适应信息可供模仿 。 由此解决了前面提到的罗杰斯悖论 , 即为何看起来非社会学习者的效用更高 ,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
模仿并不是随机的 , 意味着不需要很聪明地去从模仿行为中获利 , 因为早已过滤了其行为的被模仿者已经做出了许多明智的决定 。 在许多情况下 , 与在多种情形下通过反复试验和犯错进行学习相比 , 相对简单的模仿规则甚至更有可能导致高回报的行为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模仿在自然中分布得如此广泛 。
模仿并不是随机的 , 还揭示了我们人类的成功之处 :简单、执行力差、不灵活的社会学习并不会提高生物适应性 , 只有智能、复杂、灵活的社会学习才可以 。
人类的模仿行为 , 还能够减缓行为多样性的下降 。 当一个个体死亡时 , 他所拥有的知识并不会随之消亡 。 社会学习产生了多个知识或行为的副本 , 保留在一些个体的行为记录中 。 然而模仿行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 , 种群的知识库会达到完全饱和状态 , 所有可能的行为都被保留下来 。
6)信息过载下的模仿与创新
至此 , 概述了整本书中的核心观点 , 全书中针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 艺术 , 合作机制及语言的进化 , 还有很多精彩的论断 。 接下来想说说这本书留给我的思考 。

科学|《未完成的进化》书评-进化的四种形态与悖论
本文插图

信息过载是对我们所生活时代的精准刻画 , 而这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中模仿和创新的关系了?影响之一是人们会高估创新的价值 , 每个人都想占据C位成为意见领袖 。 然而正如论语中的话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学与思的关系 , 大多数时候都是学先于思的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思考与创新是修水渠 , 制定方向 , 确定边界 , 而学习则是迎来活水 。
其次 , 模仿要想持续提供价值 , 需要保证模仿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误解 。 动物界也有模仿 , 但只有人类才能够 , 一代代的传承复杂而精巧的文化和技术 。 在信息过载的前提下 , 正如陈嘉映在”微信是对文字时代的最后一击“一文中写道:”文字从前是主导社会的力量 , 现在不再如此 , 今后 , 阅读和写作不再是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 。 “ 对此 , 不应该失望 , 而是要试图促成将来会出现种立体的传播方式 , 把文字保留在其中 , 它不是全部 , 但仍然是立体传播过程中的一维 。
最后 , 信息过载还意味着人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在下降 , 这一方面是因为假信息的泛滥 , 另一方面则是由算法促成的信息茧房 。 两者的合力 , 使得人们不愿意相信权威 , 而信任的缺失 , 意味着人类社会中模仿不是随机的这一假设 , 变得不再适用 , 而这会使得模仿在进化中的适用性降低 。 而对此的应对方法 , 唯有技术手段 , 毕竟这是技术本身造成的问题 , 无法只通过非技术的手段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