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峰:印澳靠近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钱峰2020-07-20 05:4214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变化的共同推动下 , 备受各方关注的美印日澳“四边机制”最近出现新的动向 。 继6月印澳签署《军事后勤互助支持协议》后 , 又传出印度将邀请澳大利亚参加今年孟加拉湾“马拉巴尔”年度联合军演的消息 。 如果计划得以实施 , 该演习将首次聚齐印、美、日、澳四国 , 也是“四边机制”所有成员首次在军事层面进行合作 , 将为印太地区安全形势前景增添新的变数 。毋庸置疑 , 遏制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首要任务 , 军事手段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工具 。 在华盛顿的构想中 , 通过深入整合美日澳、美日印这两个三边机制 , 建立一个以联合海上巡航、完善各方武器平台和军事装备的互操作性、完善印太海域感知系统建设甚至强化地区导弹防御等为关键合作内容的“四边机制” , 很大程度上事关“印太战略”成败与否 。 一些美国战略界人士甚至渲染以“四边机制”为基础 , 打造制衡中、俄、朝等对手的“亚洲版北约” 。“四国机制”提出以来 , 美印日澳不断提升磋商层级 , 去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外长级会议 , 之前这一机制一直维持在司局级层面 。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 美印日澳四国间的双边合作并不平衡 , 尤其较之其他几组双边关系 , 印澳关系是相对疏远和薄弱的“短板” 。 对印度来说 , 主要是战略意愿问题 , 而澳大利亚则是战略能力问题 。 近年来 , 面对美国持续诱徕 , 出于避免过度刺激中国、灵活游走大国之间谋取更多实利的政策考虑 , 印度一直没有同意让澳大利亚正式加入上世纪90年代始于印美海军、本世纪初扩容成印美日三国的“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抛开虽磕磕绊绊不断但总体尚可的中日关系不谈 , 近段时间以来 , 中美、中澳、中印关系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对“四边机制”影响显而易见 。 当前 , 中美关系加速下滑 , 战略竞争日趋激烈 , 美方抓住中印关系低迷以及中澳关系紧张的机会 , 频繁向印方示好 , 促印澳在战略和安全上进一步靠拢 , 从而补齐“四国机制”短板 , 共同在对抗中国所谓“军事和经济威胁”中发挥更多实质性作用 。印度做出相关决定的背后正值中印关系陷入低谷之际 。 近期发生的中印边境流血冲突事件让印度各界对华敌意陡增 。 在内外因素推动下 ,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也发生明显的消极变化 。 印度选择提升印澳安全合作 , 邀请澳方加入联合军演 , 推动“四边机制”向实体化方向发展 , 一方面可通过部分迎合美方在“印太战略”上的实质需求 , 展现其“疏中靠美”的姿态 , 给下一步印美继续走近乃至“四方机制”开展更多合作留下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 , 还能放大手中的现实外交筹码 , 让中国感受到“清晰有力的信号” , 缓解其在边境问题上的压力 , 对内也可展示其“回击和惩戒”中国的决心 , 以疏解反华势力的政治压力 。 作为“四边机制”中的关键角色 , 印度下一步会走多远 , 既取决于中印关系能否早日转圜和中美关系的对抗程度 , 也会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印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疫情以来中澳关系严重恶化并持续趋冷 。 澳政府日前在《2020年国防战略更新报告》和相关《军队编成计划》中 , 以“中国安全威胁”为由 , 宣布未来10年内增加2700亿澳元军费(约1870亿美元) , 明确将国防战略重点置于印太地区 , 将中国作为其新军事战略遏制和针对的主要目标 。 从澳方近来在华为、台湾、香港、南海、“疫情追责”等问题上屡屡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看 , 无论现阶段继续充当华盛顿对华遏制的“急先锋” , 还是未来扩大对印太安全事务的影响 , 澳大利亚也都需要一个更具实质内容的“四边机制” 。 这在近期印澳两国签署的《印太海上合作共同愿景联合宣言》等7份文件中都有充分显现 。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