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 主要用于防身 , 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 , 看似矛盾却在无形之间 , 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 比如 , 冷兵器落幕之际热兵器方兴未艾 。 在热兵器风光无限的时候 , 人们对于冷兵器是嗤之以鼻的 。 可随着热兵器的发展 , 逐渐发现冷兵器也是有一定优势 , 与热兵器互相配合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 因而 , 长短兵器之间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 马未都指出 , 剑是短兵器 , 主要用于防身 , 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 。 马未都为什么要这么说?剑为何在战场上拼杀会吃亏?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文章图片
剑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 巅峰之作当属越王勾践剑 。 越王勾践剑在地底下呆了上千年 , 出土之后依旧是锋利无比杀气腾腾 。 其实 , 剑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剑被束之高阁的时期 。 剑最开始也是用于战场上拼杀 , 可发展到最后变成了一种“吉祥物” , 即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主义 。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文章图片
剑在冷兵器之中属于短兵器 , 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限制 , 在制作过程中变得宽大 , 中间有一个脊 , 两边是双刃 。 因而 , 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经典的剑鱼肠剑 , 能够藏匿于鱼腹之中 。 剑发展到汉代 , 因其单一的刺杀功能 , 彻底变成了一种用于防身的短兵器 , 并且基本上都是让君王或高级将领使用 , 这也就是佩剑的由来 。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文章图片
所以 , 剑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色彩 , 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 一般而言 , 君王能够赐予一把剑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 马未都强调 , 春秋战国期间车战的出现 , 就要求利用长兵器来压制对方 。 所以 , 剑在战场上拼杀那是要吃亏的 , 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还是长兵器 。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文章图片
具体是什么类型的长兵器?主要是矛、戈、戟等 , 甚至于砍杀功能比较强劲的长刀 。 在古代冷兵器对决中 , 一寸长一寸强 , 兵器足够的长就意味着能够先发制人 。 大家可能听得比较多的是刘备使用双股剑 , 这也仅仅是个特例 , 大部分古代名将在战场之上拼杀还真就不使用剑来拼杀 。 毕竟 , 使用剑去跟长兵器拼杀 , 实在是太吃亏了 , 也确实是不划算 。 尤其是骑兵的出现 , 就更加要求长兵器来对付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冲击 。
趣读文化|主要用于防身,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是长兵器,马未都:剑是短兵器
文章图片
不过 , 马未都将短兵器与冷兵器绝对的隔离开来 , 也是有失公允的 。 按照马未都的说法 , 短兵器在实战中可能就非常容易吃亏 , 长兵器在实战中就会占便宜 。 其实 , 在冷兵器时代 , 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 , 往往是长短兵器互相配合 。 比如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 所向披靡之“鸳鸯阵” , 就是将长短兵器有机配合 , 令对方招架不住 , 从而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 。
参考资料:
《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第23期:马爷说兵器之鱼肠剑
《浅谈西方剑的发展历史》
马未都脱口秀《观复嘟嘟》第18期:清代腰刀 , 刀光剑影利兵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