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当代-
这是余秋雨在2005年做的一场演讲 , 每每读起来 , 总觉得说出了许多人生的真谛 。
他说“人世间的愚昧、自私、冷漠、偏执、极端、嫉妒、排他、狂妄 , 即人世间的一大半恶 , 都因心理空间的狭小而形成”;他说“以出走来体验自己的生命 , 是为了关爱世间的诸多生命” 。
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 ,为什么人们需要旅行 , 尤其是中国人 。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2011年11月8日 ,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 。 图/CFP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文丨余秋雨
配图丨自驾地理
农耕文化
造成心理空间的狭小和封闭
我今天要讲旅行 。 但我想把“出走”的重点放在 “生命状态”上 , 使这个题目成为一种半虚半实的隐喻 。
一个人的生命状态 , 有很多因素决定 。 说到底 , 由时、空两度决定 。 时间的维度 , 伸缩的余地不大;空间的维度 , 却能左右生命的质量 。 经验告诉我:人世间的愚昧、自私、冷漠、偏执、极端、嫉妒、排他、狂妄 , 即 人世间的一大半恶 , 都因心理空间的狭小而形成 。
与此相应 , 历史上一切邪恶的政权 , 也都以封闭为前提 。 封闭的借口是 , 外面有邪恶 。 其实 , 如果长久封闭 , 邪恶必定在门内 , 而不是在门外 。 因此 , 一旦开放 , 就很难彻底邪恶了 。
我所说的封闭 , 有多种形态 , 未必都像文革那么极端 。 即便在没有发生过文革的台湾 , 我也见到很多因心理空间的狭小所造成的情绪硬块 , 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 有时事情还闹得很大 。
元阳梯田 , 摄影@读者·老飘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心理空间的狭小和封闭 ,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老毛病 。 照理 , 中国的疆域很大 , 心理空间不应该狭小 , 但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农耕文化 , 而且照许倬云先生的说法 , 是一种“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化 。 这种生态要求人们聚族而居 , 紧贴农时 , 安于乡梓 , 不尚出行 , 千百年下来陶冶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 , 与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
这种文化心理 , 最明显地表现在中国文化人的自我挣扎上 。 他们有天下意识 , 但“天下”是什么 , 却又空洞而模糊;他们向往着“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但对于后半句很少有人真正实行;他们即便在某个城市住了大半辈子 , 也只认为是“客居” , 仍把还乡作为终身目标 , 而他们对家乡却又是那么陌生 ……
也有一些文化人走得比较远 , 但多数是为了上京赶考 , 或考上后的任职派遣、贬职流放 。 这种旅行 , 不管走得多远 , 心理目标还是狭窄 。 真正以自己的旅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素质的 , 人数很少 , 如学者司马迁、郦道元、顾炎武和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诗人 。 总的说来 , 中国文化对陌生的空间缺少前去亲近的冲动 。
多情措 , 摄影@VIP读者·典典

驴友之家|中国人为什么更需要旅行?
本文插图

可以说 , 基于农耕文化的绝大多数中国文化人 , 一直在大空间里过着“小日子” 。 结果 , 把中国文化的格局也缩小了 。
身处现代 , 资讯发达 , 交通便利 , 我们对陌生空间的介入早已远胜古人 , 但是 , 心理空间的狭窄和封闭 , 还是极有可能被继承下来 。 因此 , 必须倡导一种真正的出走 , 深刻意义上的出走 , 走出一种新的生命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