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知多少|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这辈子一定不会后悔的决定就是终身学习( 二 )


功利性的教育
教育除了滞后 , 还存在另外一个严峻的题目 , 就是它使得知识变成了考试的工具 , 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考试 , 而这样一个起点 , 违反了大脑的原理 , 它使得我们的学习变成了无效的学习 。
我们在专栏神经元的相关章节中指出 , 大脑的创造力源自于高密度的神经元链接体系 , 也就是 , 我们在学习时 , 实际上 , 真正重要是打造密集的神经元链接体系 , 而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 , 正好是违反这个原理的 。
我们的学生 , 为了考试 , 就只是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记忆与背诵 ,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点到为止 , 这种功利性的学习使得我们缺乏一个核心能力 , 那就是思索的能力 。
说来也好笑 , 真正的思索也是为了应用 , 或者说 , 知识发生之时 , 也是为了应用 。
只是真正的思索不是为了考试 , 而是为了解释生活 , 解释生活里面遇到的一切疑问及困难 , 对生活的任何一点疑问 , 我们都会去思考 , 去查找知识 , 去探寻背后的原理 , 找出共性 , 同时尝试用探寻到的共性原理去解释解决其他相关题目 , 如斯触类旁通 , 举一反三 , 甚至最后能图解一切 , 这是真正思索的含义 , 它甚至更多的时候 , 不满意于停留在表层 , 由于当思索进入到深层的时候 , 我们会发现 , 表层底下还有表层 , 表层永远无穷无尽 , 而我们追究到终极 , 发现背后有些不变的本质主宰着一切 。
引发这些特质的学习 , 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 , 而不是考试 。
鲁迅说:“读书应自己思考 , 自己做主”;
考试 , 把我们的学生都试废了 。 为了考试而学习到的知识体系 , 基本是无法应用到生活里面的 , 这导致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题目 , 就是感到迷茫 , 如斯机械性的背诵知识使得我们感觉不到人生有任何意义 , 这使得我们发自内心的抵触学习 , 使得我们不毕业就不再读书 。
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 , 这是现代神经科学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 ,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观念还停留在“学习是学生时代的事” , 由于我们一直认为人的大脑到25岁左右就不再发育 ,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 这导致我们以为毕业后就不用再学习了 。
这正好符合我们的心理倾向 , 学生时代接触到的痛苦教育 , 使得我们有强烈的逃避读书的情绪 , 在让人如斯窒息的应试轨制眼前 , 读书变成了痛苦的事情 , 我们感觉不到学习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 学习的激情就这样被剥夺了 。
大多毕业后的人 , 还自豪的宣称:“终于不用再读书了 , 终于解放了 , 终于可以开启新的人生了” , 这恰是教育的悲哀 , 读书原来是每个人最宝贵的权利 , 是每一个大脑获得聪明的独一途径 , 但是就由于这样的环境而被剥夺了 。
因此 , 大多数人 , 走出学校后 , 就基本不再拿起书本 。
我们不是解脱了 , 我们是走进了另一个布满更残酷更激烈竞争的笼子里面 , 而原本有望打造我们核心竞争力的知识 , 从此被我们抛弃 , 而我们还在侥幸不用再读书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会发现 , 出社会后 , 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 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 我们住手了成长 , 而社会的知识模型反而正在指数级的提高 , 这导致大多数人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
因此 , 小务虚强烈主张每一个人要建立终身学习读书的价值观 , 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 读书原本应该是快乐的 , 探索知识的奥秘是人类大脑诞生的目的之一 , 我们的大脑恰是为这样的特性而生的 , 而假如仅仅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 , 使得我们对读书产生厌恶感 , 那其实是最大的可惜与不幸 。
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 , 它就是为我们的终身学习而预备的!
培养兴趣爱好
请记住 , 假如你厌恶学习 , 甚至厌恶读书 , 那么只说明你是我们这个教育体系或者社会环境的牺牲品 , 学习读书本应该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专长的领域 , 在你这个所专长的领域里面 , 不断的深思探索与深造 , 这是生而为人才具有有能力与机会 , 它是大脑的权利 , 大脑生而就是为了不断学习与创造新知识模型的 , 一个创造型的大脑 , 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快乐的积极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