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互鉴 丝路常青

文/宋新潮 柴晓明
宋新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化”研究是国内外都关注的课题 , 早在百年前的20世纪初 , 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前辈开启了这个领域 , 代表中国史学的新转变 , 积累了一大批宝贵学术成果 , 也出了一批大师级人物 , 除刚提到的几位之外 , 还有向达、冯承钧、季羡林、饶宗颐、张广达等 , 他们的贡献奠定了中国学界在这一领域的厚实基础 。
我跟葛承雍先生认识很多年了 , 了解他对学术精神的坚守 , 他通过把丝路文献和遗存文物结合起来做整体考察 , 对过去的一些老问题做了重新梳理 , 在这一研究领域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我们也有共同的心愿 , 希望借此保持住传统的人文精神 , 同时要把这些价值积极传播出去 , 让它们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 这是我们的工作 , 我们会继续努力 。
柴晓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葛承雍先生对汉唐时期不同族群的文化交流以及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 作了深入研究 , 从非常崭新的视角论证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这对于促进今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有机融合 , 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达成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民心相通 , 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
近年来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部署 ,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布局 , 不仅持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的相关研究及业务 , 还有大运河文化带和长城的保护研究 。 这后两项大型文化遗产看似与丝绸之路不直接相联 , 其实它们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
肖启明(三联书店总编辑):
葛承雍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 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开展对汉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互动问题研究 。 纵观人类文明史的演进 , 完全靠自身发展起来的文明是不多见的 。 丝绸之路正是联系希腊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华文明的媒介 , 它不止是一条路 , 而是多文明、多层面交流互动的网络 。
葛先生以考古新发现为先导 , 一方面立足全球史的大视野观察 , 一方面从小处着手 , 采撷历史的亮点 , 持续追问历史细节 , 了解历史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 。 研究胡汉互动 , 发现人性的共识与不同族裔的差异 , 才能更好理解今天不同语言、民族分布的历史渊源 , 看清当下中国族群身份认同的问题实质 , 在国家、民族文化等大议题上掌握话语权 。
葛承雍:
我去欧洲国家考察 , 在十七八世纪前后塑造绘制的古希腊、罗马众神像上 , 发现有很多青花瓷的盘子 。 希腊、罗马的神怎么可能捧着中国青花瓷?我相信这个东西确实能体现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 我的老师孙机先生也说过 , 你们不要有殖民心态 , 老说好东西都是外面传进来的 , 人家传进来的你们要研究 , 中国传出去的你们怎么不研究?这说的就是国内学界丝绸之路研究中存在的“半节”思路 。 最近这几年 , 我们才开始逐渐走向中亚地区 , 伊朗我还没去过 , 去过土耳其 , 看到过那边保存的文物 , 逐渐理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程度之高 , 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 认为只有中华文明才真行 。 你在外面看得越多 , 才越明白历史上中外文明交流很活跃 。
换一个角度说 , 原来我不知道 , 到国外走走 , 才意识到海外也有些对丝绸之路历史充满偏见的言论 。 比如颇有名气的美国耶鲁大学学者韩森 , 近年出了本名叫“丝绸之路新史”的书 , 里面写道:丝绸之路“是编出来的”“都是浪漫想象 , 其实并不存在”“三四个人牵着毛驴 , 几十里路一走 , 怎么就是丝绸之路?”又追问“罗马人来过中国吗?中国人去过罗马吗?”甚至说“吐鲁番文书埋在墓里是不值钱的 , 当垃圾处理!”
这本书讲的东西在国际上引起不少议论 , 我在国外买来看了一下 , 发现里面没什么实在的研究 。 我想 , 面对种种否认丝绸之路历史的言论 , 如果我们中国学者也只是泛泛而谈 , 很容易授人以柄 。 按我的老师孙机先生的教诲 , 做丝路文物研究 , 一定要扎扎实实 。 蔡鸿生先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也跟我说 , 要一个一个文物细致解读 , 用实物来证明丝绸之路是一环扣一环的 , 是真实存在的 , 而不是什么“编出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