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先有人类,还是先有文明?环球科学2020-07-18 11:28:450阅( 二 )
举例来说 , 杰贝尔依罗遗址发现的头骨的面部骨骼偏小 , 与以色列卡夫扎和斯虎尔地区出土的晚期智人头骨(12万~9万年前)的面部骨骼尺寸相似 。 而赫托出土的头骨面部骨骼庞大 , 其中一枚头骨的面部骨骼圆润 , 整个头骨近乎球形 。 也就是说 , 古人类学家并没有找到能够统一区分“原始”和“现代”人类头骨的形态特征 。 事实上 , 在3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 一些原始人类的头骨却已经同时具备了“原始”与“现代”的特征 , 部分头骨的内颅形态出现了现代形态特征 。 此前 , 科学家误认为这些属于比较原始的形态特征 , 因此判断这些人类的认知能力也比较原始 。
现代人的“古老基因”
现今 , 科学界普遍接纳的理论是人类祖先大多源于非洲 。 但同时 , 随着更多证据出现 , 针对非洲大陆的人类如何获得了高度的基因多样性 , 仍存在着激烈的讨论 。 现代人起源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基因数据的分析结果 。 基因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已有的数据更符合多地区起源模型还是简单的非洲起源模型 。 很快 , 科学家就确定后者能更好地解释现有的基因数据 。
但在上世纪90年代 , 研究者从一些现代非洲人体内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等位基因 。 他们发现 , 这些等位基因上的许多突变 , 都与其他现代人的等位基因相关 。 这些相关基因的广泛存在说明 , 这些等位基因应当存在了很长时间(20万或30万年以上) 。 也就是说 , 这些“古老的”基因应该在智人诞生之初 , 甚至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 部分基因学家认为 , 这些等位基因的存在反映出 , 原始的非洲人与演化后的非洲人之间曾发生过基因交流 。
那么 , 现代人的这些等位基因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存在又能说明什么呢?在过去20年间 , 生物学家建立了更加复杂的模型 , 以模拟人类基因组的变化过程 。 现在 ,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同 , 无论原始人类的人口规模如何变化 , 相比起简单版本的非洲起源说 , 基因交流曾经重复发生的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现代人的基因多样性 。 但问题在于 , 这些模型十分复杂且很难给出具体的演化过程 。 如何从无数的情景模拟中选出能够代表过去30万年甚至100万年间人口结构的模型?此时 , 考古学、古人类学、地质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的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 综合考虑各学科数据能够缩减选择范围 , 帮助我们找出最可能的情景 。
根据我们对人类历史上种群动态的了解 , 目前认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情景应该是 , 结构化的人类种群中逐渐演化出现了现代特征 。 在这个结构化种群的模型中 ,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从智人的祖先直接遗传而来 , 而不是来自现代人和原始人之间断断续续的基因交流 。
早期文明与物种形成
为了了解旧石器时期人类的文化和认知水平 , 唯一能够为我们提供直接信息的就是考古发现 。 如果认知能力存在单一的起源和传承过程 , 那么智人的形成与现代认知能力标志(如掌握复杂的技术、出现符号行为等)的出现就应该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 一种假说认为 , 智人诞生后 , 其文化创新能力出现了爆发式或指数级的增长 。 在当时的非洲大陆 , 这种文化创新能力使得这一诞生不久的人类能够快速扩张 , 同时也导致当时的其他古老人类 , 包括智人离开非洲大陆后遇到的古欧亚人类迅速消亡 。
这类理论的支持者提出 , 之所以在30万~10万年前的非洲遗址中几乎没有发现复杂技术和符号表达的产物 , 是因为人类文明的诞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 他们认为 , 智人的早期成员已经拥有了创造复杂文明产物的潜力 , 但要真正生产出实际的物品 , 还需要经历若干阶段 。
但是 , 如果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在智人的物种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话 , 那么为什么两者出现的时间相差了10万年以上呢?事实上在考古记录中 , 我们一直没能找到智人认知能力革新的确切证据 。 例如 , 旧石器时代中期(约30万~4万年前非洲的史前时期)的开始有两个标志:一是抛弃了典型的阿舍利两面打制工具 , 该工具因首次发现于法国圣阿舍利遗址而得名;二是改为修整石核制造工具 。 然而问题在于 , 在广大欧亚地区 , 前者与后者的盛行时期几乎相同 , 甚至可能晚于后者 。 现在 , 石核修整技术的发源地仍是个未解之谜 , 因此这种技术创造并不能被视作非洲的智人成功扩张的关键因素 。
文章图片
图3/4非洲的人类文明遗迹事实上 , 在非洲大陆上的考古发现也显示 , 文化创新能力突然出现后以指数形式快速扩张的观点似乎存在问题 。 比如 , 直到14万年前 , 非洲北部才出现了Ateriano文明 , 其得名于在阿尔及利亚的比尔阿提尔遗址发现的工艺技术 。 10万年前 , 在南非的彼得斯堡、斯特尔拜和荷威森普特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打制石器 , 9万~8万年前出现了精美的骨制工具 。 在其他地区 , 4万年前 ,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打制石器技术被取代 。 带有符号表达的工具或物品(颜料、装饰品、丧葬用品、抽象的雕刻与绘画和计数体系等)则在不同时期都有出现 , 其中一部分普遍存在于几千年前的非洲大陆上 。 此外 , 还有些文化创新活动在首次出现后消失了数千年 , 之后又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出现 。
推荐阅读
- 中科院|链接科研与教育,中科院将科研课题编进小学科学教材
- 各部队使用多种科技手段科学抗洪 多项创新科技成抗洪救援利器
- 筑“铜墙铁壁”科学应对汛情大考
- 「新浪科技」中国科学家依托星系巡天获得迄今最强暗能量观测证据新浪科技2020-07-20 17:35:100阅
- 抗洪抢险|各部队使用多种科技手段科学抗洪 多项创新科技成抗洪救援利器
- 汛情|筑“铜墙铁壁”科学应对汛情大考
- 海洋|海洋一所科学家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海洋空间规划顾问
- 暗能量|我科学家依托星系巡天获得迄今最强暗能量观测证据
- 日本环球影城扩大入园许可范围 入场者需佩戴口罩
- 暗能量|中国科学家从星系巡天获得迄今最强暗能量观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