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利|王晓利:兴趣的培养并不难

【王晓利|王晓利:兴趣的培养并不难】_原题为 王晓利:兴趣的培养并不难
王晓利|王晓利:兴趣的培养并不难
文章图片

【王晓利专栏】
兴趣的培养并不难
原创作者|王晓利
兴趣是孩子终身宝贵的一笔财富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孩子的兴趣决定了孩子的幸福 。 但凡真正幸福的人 , 一定都有一样或几样兴趣相伴 。 兴趣的重要性 , 已经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公认 , 再强调都不为过 。 让孩子形成自己的兴趣 , 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 是孩子的人生幸福的依靠 。
我们非常熟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 , 就是当一个人把学校所学东西全部忘光之后 , 剩下的东西 。
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忘光之后 , 可能会剩下什么呢?有形的知识 , 终归是要忘光的 , 不忘光也将很快被淘汰 。 大部分的知识 , 如果真的需要 , 很容易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很快查到手 。
也许 , 教育应该给孩子永生不忘的东西有很多 , 有一样 , 应该是必须的 , 那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 浓厚的兴趣、广泛的兴趣 , 让孩子带着兴趣走出校门 , 就是带着幸福创造自己的生活 。
王晓利|王晓利:兴趣的培养并不难
文章图片

一、从内涵机制上把准兴趣
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 , 说起来重要 , 做起来次要 , 忙起来不要 。 当孩子的兴趣和成绩冲突时 , 兴趣无情的成了牺牲品 。 快考试了 , 要放弃兴趣 , 作业多了 , 顾不上兴趣 。 兴趣很多时候成了一个幌子 , 我们不是从内心真正关注兴趣 。 确实 , 从现实功利的角度出发 , 我们能找出N多个忽略、放弃兴趣的理由 , 但是 , 从真正为孩子终身幸福为出发点 , 我们的理由就会很荒唐 。 当然 , 也有很多人是支持、愿意培养孩子兴趣 , 但现实中 , 又往往违背了很多兴趣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 效果并不理想 。
1、兴趣的内涵特点
兴趣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 属于人的动力系统 , 做事情的一种动力来源 , 为活动开展提供内心力量和支持 。 在学习活动中 , 学习的动力分为五个层级 , 分别是:愿学(学习倾向) , 乐学(学习兴趣) , 爱学(学习情感) , 苦学(学习意志) , 自学(学习信仰) 。
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 学习内因首先源于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 如果一开始 , 就逼迫孩子“学海无涯苦作舟” , 那么无论学习多重要 , 孩子都敬而远之 。 因为 , 这背离了动机的发展阶段 , 没有经历愿学、乐学、好学 , 又怎么能让孩子一个箭步做到“苦学”呢?
教育的过程 , 是培养人心理成熟的过程 , 也是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由低到高 , 由弱到强 , 由“倾向”到“信仰”的过程 。 兴趣是孩子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层级 , 这五个层级 , 主要是程度上的大致差别 , 有时候没有截然的界限 。 那兴趣是什么呢?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快乐的心理倾向 。 或者简单的说 , 是渴望去接近和了解某种事物的积极意愿 。 据此 , 我们就很容易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兴趣 , 兴趣点在哪里 。 就从他对于事物的意愿和倾向就能看出 , 愿意去关注和参与 , 就是有兴趣 , 非常愿意、迫不及待的想参与 , 就是兴趣很浓 。
2、兴趣的形成机制
概括的说 , 兴趣是在美好感觉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 这种“美好的感觉”可以因人而异 , 同样是去参观一个博物馆 , 有的孩子有“美好感觉” , 有的孩子就没有 。 “美好感觉”的产生是满足需要的结果 , 同样经历一个过程 , 由于各自的基础和背景不同 , 需求不同 , 有的孩子就感觉平平 , 谈不上满足需求的积极愉悦 。 在认识接触一个事物的过程中 , 主体获得了积极的欢快体验 , 并且这种体验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 在多次满足的基础上 , 兴趣就产生了 。 由此可见 , 兴趣的产生主要依赖两个条件:一是有满足需要的美好感觉 , 当然 , 有个前提 , 满足的是孩子健康的需要 , 有时对于孩子的“需要”也需要正确引导 。 二是要需要的多次满足 。 偶尔的一次满足很难形成稳定的兴趣 。
从机制上说 , 兴趣的形成 , 是主客体相互作用、有效融合的结果 。 孩子(主体)在一定情境中 , 带着自己的经历经验背景 , 带着自己的主观期待(需求) , 遭遇具体的刺激对象(客体) , 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 , 客体切合了主体的状态 , 满足了主体的期待 , 主体成功的改造吸纳了客体 , 兴趣的萌芽顺应产生 。 当孩子觉察到某种现象或内容时 , 会自觉的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契合 , 去适应 , 他通过个体的内化机制 , 将新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 这时 , 主体同化了客体 , 客体融入了主体 。 在这种情境中 , 孩子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 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与刺激 , 期待获得更多的愉快体验 , 从而巩固和强化了兴趣 。 兴趣的形成 , 既受到刺激物特征的影响 , 又受到主体状态的制约 , 兴趣不由主客体的任何一方决定:既不由主体内部的状态预先决定 , 也不由客体当下具备的特征决定 , 而是基于主客体的吻合度 , 借助于主体的认知建构而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