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眼球经济”:互联网“身份经济”的底层逻辑
本文插图
长期以来 , 互联网经济被认为是“眼球经济”(“Attention Economy”) 。 而今天 , 当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内容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 越来越容易发生的认同体验 , 正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尺度上助力着身份化的实现 。 “身份经济”(“Identity Economy”)正从“眼球经济”中脱离而出 。 以近几年发展迅猛的短视频以及直播行业为例 , 两者隐含着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及对内容创新的影响 。
——编者
张佳音 徐心 李奕霖/文 在线下生活中 , 身份化的过程——我们如何成为了“我们” , 通常难以被外人直接观察 。 今天 , 身份化的过程正在被前所未有的“显性化” 。
伴随着技术与媒介的发展 , 信息传播逐渐从文字进入到视频时代 , 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总量不但呈几何倍数增长 , 信息厚度也不断增加 。 例如 , 在电视行业 , 充满细节、生活化互动场景的“真人秀”与“养成”类综艺节目已经几乎成为主流 。
Z一代(一般指1995至2010出生的人群)热爱的不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明星 , 而是“身份化”的明星——他如何成为了他;而通过投票、“饭圈“活动等方式参与明星身份化的过程 , 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 。
身份认同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之一 。 在《身份经济》一书中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与其同事瑞秋·克兰顿指出 , 人们愿意为“身份(identity)”——即“我是谁”付出非经济理性的成本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冲动型的奢侈品消费 。
另外 , 人们也可能为自己丢失“身份感”而做一些补偿 。 例如 , 一名不那么热爱自己工作的员工 , 出于经济的考虑完全不想丢掉工作 , 却悄悄在工作中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破坏行为 , 尽管这么做毫无经济收益且甚至要冒一定风险 。
互联网真实记录且展示着每一个身份化活动的细枝末节 , 且正在以远低于线下生活的成本促成身份化 。 在依靠用户生产内容的视频(及直播)行业里 , 身份化是如何发生的?
以直播为例 , 一场直播常像是家族的一次聚会或狂欢 。 如同我们熟悉的线下社交场合 , 进入某网红的直播间 , 非粉丝很可能生发无聊尴尬之感 , 这境况就类似于陌生人贸然闯入了某家族聚会 。
与线下生活一样 , 社交带来的愉悦感往往得益于找到与自己气味相投的圈子 。 “熟人”介绍通常会大大提高融入一场愉悦社交的概率;而今天 , 互联网技术则扮演着这样熟人的角色 , 且实现了远超线下的匹配速度和范围 。 在线上 , 我们可能很快成为了某“家族”的一员 。
为数众多的 , 原本在日常生活中籍籍无名的短视频创作者 , 通过展现自己的生活并与观看者持续互动 , 助力于技术带来的精确匹配和推荐 , 拥有了规模上可达几千万的粉丝群体 , 并实现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 。
2020年上半年 , 一名短视频平台头部网红单场直播销售额最高达到了现象级的10亿以上 , 而其2019一年的直播总销售额则高达几百亿元人民币 。
虽然 , 严格来说 , 在线下生活中我们也不断为“我正在成为谁”而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 , 但互联网应用正在大规模、系统地捕捉并显性“身份化过程” , 并将其直接关联到商业收益 。 人们不但为“我是谁”买单 , 也为“我正在成为谁”而直接买单 。
为什么将身份化的过程“显性”是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观看过程细节所带来的“窥探”或者说新鲜感 , 而另一部分则是过程的展现更容易引起共鸣 , 进而促进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的形成 。
基于认同的粉丝才是愿意为身份感付出额外的、非理性代价的人(在商业上 , 这意味着存在一定溢价空间)——我们当然也常常乐意为“窥探”或“新鲜感”付费 , 但这通常仍可被认为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上线半年收获6700万用户,这款聚焦下沉用户的陌生人社交APP是怎么做到的?
- 互联网|5G商用一周年,华为云向互联网企业大抛绣球
- 互联网|中台产品经理实战(14):中台与SaaS、微服务关系
- 互联网|行业观察 | 你所不知道的5G消息
- 互联网|多名知名人物推特被黑,拜登奥巴马都“中招”,比尔盖茨也在其内
- 互联网|发放高利贷,还要窃取用户信息?这些金融APP在秀“道德底线”
- 互联网|东莞先知:数字智能,先觉“先知”
- 云计算|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 行业互联网,5G|江苏有线顺利完成园区5G信号开通测试
- 行业互联网,AI人工智能|城市教育大脑以“ AI+ 大数据”为核心 , 引领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