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今年“三伏”40天 入伏之道重在“避”( 二 )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夏季暑毒之气,以三伏天为最。不仅高温天气易令人中暑,还经常有病毒瘟疫流行。而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人的应对措施非常有限,只能通过祭祀的方式祈求安度三伏。
清初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对三伏天的恐惧与无奈:“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同时,古人命名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为“伏日”,也大有深意,蕴含着应对酷暑的养生之道。
古人认为,既然暑毒之气惹不起,就要想办法躲开它。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伏闭门”的传统习俗,伏日一到,人们便待在家中避暑纳凉。晋人程晓有诗云:“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当然,朝廷官员在三伏天还可以休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