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世界在役最大直升机米26飞抵阳新,“空中巨无霸”空投石料堵溃口
楚天都市报7月16日讯(采访人员陈倩 刘中灿 通讯员李伟 周怡 祁文博 实习生张欣然)今日15时许,阳新县率洲管理区钟家湖社区临时停机坪,一架编号“B-70FW”的米—26直升机呼啸着起飞,沿富河向西南飞行,抵达富河干堤葵赛湖下垸溃口上空,开始空投重达12吨的网兜石块进行溃口封堵。这是湖北省首次实战化使用大型直升机空投封堵溃口,也是湖北省“水陆空”立体化应急抢险救援的重要尝试。作为全世界目前服役的最大的直升机,米26在今年的防汛抢险中,再次展示了“空中巨无霸”的重要作用。
米26“气场”强大,采访人员抱住玉米秆才没被吹翻
这次参与执行任务的执行本次任务的三架直升机分别为米-26、米-171和一架小型直升机。当采访人员沿着蜿蜒的富河干堤走到溃口附近时,身后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回头,一架巨大的红色直升机已经快飞到头顶,机身下吊挂着几大包石料。采访人员随即感受到一阵狂风,现场十来个人都被吹得睁不开眼睛。干堤上一人多高的杂草立即被吹弯了“腰”,采访人员即使蹲到地上,拍摄视频的手还是能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和自己“抢”手机,这股力量来自米26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强大气流。飞机飞到缺口处,吊装的网兜松开,几大包石料掉进缺口,飞机转向时,气流裹挟着水雾,把采访人员罩在当中,全身都沾上了水。一旁的摄影采访人员在庆幸:“我抱住旁边的玉米秆,才没被吹到水里去。”
文章图片
有了这次教训,每当米26标志性的发动机轰鸣声在空中响起,所有人都会自觉地蹲下。而据另一路在挂料场的采访人员介绍,米26起降的时候,地面的人员为了不被吹翻,要躲到推土机的铲斗里,“空中巨无霸”,确实不是白叫的。相比之下,米-171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3吨,装载能力4吨,虽然个头也不算小,但是飞行时就显得秀气了很多。
【 空投|世界在役最大直升机米26飞抵阳新,“空中巨无霸”空投石料堵溃口】溃口情况特殊,空中投料加快封堵进度
因连日降雨,7月9日,阳新县富河干流率洲管理区葵赛湖下垸出现50余米溃口,导致下游6000余亩农业园被淹,损失惨重。溃口处通往附近道路长约2公里,其中1公里为河堤,路面窄、路基软,导致大型机械设备和工程车辆无法抵达,抢险施工难度较大。采访人员在溃口处看到,对岸的道路仅能容纳一辆重型货车进入,而就是这条道路,也是溃口之后武警官兵紧急填筑的,作业面太窄,无法展开大量机械设备和车辆,也是影响堵口进度的重要因素。按照传统做法,这种堵口会使用沉船的方法,但因为缺口处内外水面有大约4米的落差,水流较急,沉船难以正好卡住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阳新县防指紧急向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请求支援,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立即调遣三架直升机予以支援,并商调武警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100余人,携带27台套大型机械装备紧急驰援,迅速对临时施工道路拓宽加固碾压。阳新县应急管理局50名抢险突击队员、县武装部50名民兵参与现场抢险,和武警官兵协同挂料,挂料均用钢筋网包裹块石成袋,每袋重约1吨,配合直升机快速空投。阳新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直升机的加入,让封堵溃口的进度大大加快。
文章图片
除了石料,它还可以抛投集装箱堵溃口
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现场负责人介绍,本次封堵采取大型机械在溃口两端抛石固脚,一架小型直升机观测侦查,两架大型直升机空中吊挂块石轮番抛投,并以空投集装箱为备用,最后粘土填筑的方法予以封堵,通过军地协同、空地联动,确保溃口封堵及时完成,万无一失。
文章图片
据了解,米-26直升机在今年汛情前的演练中,就完成过抛投集装箱的项目,这可说是它的“独门绝技”,能完成这个“绝活”,和它强大的载重能力是分不开的。米26是全球仍在服役最重、最大的直升机,机身长42米,最大起飞重量56吨,可一次吊挂15吨载荷,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中,它就成功地将挖掘机等重型设备空投至坝顶,打通空中抢险通道。
文章图片
据阳新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调集了23台大型水泵,只要封堵缺口的工作完成,就会立即启动对淹没区域的抽排。
推荐阅读
- 世界|广昌行:置身世界最大莲池 “白衣仙女”与莲共舞
- 951|青岛中考落幕 九年级单科最大缺考951人 8月14日将公布成绩
- 宠物圈|这群野山羊“占领”了英国的一个小镇,因此全世界闻名
- 未来|周静: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品高确信对客户有价值的事
- 青岛、网红市集、海尔世界|“温暖義家”助力文旅餐饮|走进火爆青岛的网红市集,在冰山之角嗨翻夏日!
- 品质|京东:做中国最大品质水的搬运工
- 全球网速排名|全球网速排名:中国手机网速世界第三,美国第34
- [新浪科技]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上市可以让我们更透明地面对世界和公众新浪科技2020-07-20 17:16:540阅
- 开开筱观世界|不同的野菜,养生功效渐为人所知,哪些野菜具有养生功效呢?
- 方舱|韩卫生专家:从中国汲取抗疫经验 世界合作才能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