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走进大山,只为让你们走出大山 跨越2000公里的扶贫故事

:原题为_新华网|走进大山,只为让你们走出大山 跨越2000公里的扶贫故事。
“走进大山 , 只为让你们走出大山”——跨越2000公里的扶贫故事
新华社福州7月16日电(吴剑锋 孟健)“在这里 , 我没有后顾之忧 , 可以一心努力学习 , 充实自己 , 将来挣钱补贴家里 。 ”到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的第二年 , 来自宁夏固原的母得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 。
【新华网|走进大山,只为让你们走出大山 跨越2000公里的扶贫故事】2018年 , 国务院提出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 , 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 , 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 。 这一年 , 闽宁协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正式成立 , 这是两地“造血式扶贫”的又一成果 。
“到另一片土地成长”建档立卡贫苦户、哥哥残疾、一家七口靠两亩地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在走出大山之前 , 母得余的生活被打上深深的“贫困”烙印 。
两年前初中毕业时 , 他陷入迷茫 , 一度不想继续读书 。 偶然得知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在校学习不要钱 , 还包实习就业” , 他在父母和班主任的鼓励下 , 果断报名 , 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
原州分校采用“1+1+1”的培养模式:1年在宁夏原州学习 , 1年在福州飞毛腿技师学院总校学习 , 1年在飞毛腿集团实习 。
2019年5月 , 母得余由学校安排乘火车来到福州 。 那是他第一次独自远行到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 。 “在来福州的火车上 , 每经过一个城市我都在想 , 这里是福州吗?三十多个小时 , 我几乎没怎么睡觉 。 ”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大桥、轮船……在母得余看来 , 这里符合他对“大城市”的一切想象 , 就连潮湿的气候 , 在他眼里都带着诗意的美好 。
来福州第一年 , 他边上课 , 边挣钱补贴家用 。 当年暑假 , 他在飞毛腿集团当电池操作员 , 两个月共拿到5100元实习工资 。 他自己留下1000元 , 将剩下的钱寄回家 , 那是他第一次给父母寄钱 。
如今 , 母得余正在准备考取中级电工证 , 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 , 他对自己的技能颇为自信 , 春节回家 , 他已经可以帮父亲修理割草机 。
“走进大山 , 为了让他们走出大山”
飞毛腿技师学院由飞毛腿集团投资建设 , 是福建省第一所由企业办学的技师学院 。 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大潮中 , 这所技校承担了技能扶贫的重要任务 。
“要让学生走出大山 , 需要自己先走进大山” , 原州分校校长方德榕深谙此理 。 去年夏天 , 他和同事驱车前往大山深处 , 挨家挨户走访宣传 。
“在寨科乡招生时 , 山路崎岖 , 车开不进村里 , 是学生骑电动车将我领回家里的 。 ”让方德榕颇感意外的是 , 尽管交通闭塞 , 但这些孩子对知识充满渴望 , 在听闻招生政策后 , 20多个学生主动报名 , 今年6月 , 他们已经和其他学生一起乘包机来到福州 , 开启了两年的学习生活 。
“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 , 目前有320人预报名 , 这些学生都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方德榕说 , 随着技能扶贫的效果初显 , 学校在当地名声已经越来越响 。 尽管如此 , 他仍打算继续走访当地贫困户 , 招收更多贫困学生 。
“我们为原州学生免去了3年学费 , 同时承担他们学习期间‘衣食住行’的全部费用 , 学校每年为每名学生开支不少于1万元 。 ”飞毛腿技师学院常务院长唐大强说 , 为了除去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 集团公司尽可能免除学生费用 , 同时投入资金用于原州分校的翻新改造 , 两年间投入资金达到400万元 。
2020年 , 原州分校计划再投入800万元 , 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00名 , 增设两个专业 , 并在当地建设相关专业的实验室 。
“我们还计划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 规模成熟后会转移到固原工业园区 , 贡献当地税收 。 ”方德榕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