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英国不是欧洲对华“风向标”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王义桅2020-07-16 06:572015年时英国不顾美国强烈反对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 , 立即给世界的“亚投行热”增添了一份热度 。 如今 , 英国转身一变又成了欧洲率先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的国家之一 。 两相对比 , 有人说中英关系从“黄金时代”跌入了“铁器时代” 。对于英国转变对华为5G的态度已有不少分析 , 比如疫情让英国更关注供应链安全等 。 但英国立场变化显然还折射着更复杂的信息 。 首先 , 英国脱欧已成现实 , 以后我们可能不得不越来越多从“五眼联盟”成员的角度而非欧洲国家的身份来看待和考量英国的一些举动 。英国态度转变渗透着美国对华战略走向的影响 。 美国想搞一个“去中国化”的体系 , 比如经济上在《美墨加贸易协定》中埋下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 , 安全上强化“五眼联盟”并试图将德国、日本等更多盟友拉入其中 , 变成扩大版 。 虽然美国的战略不会得逞 , 但英国偏要先试试 。美英特殊关系本来就是战后英国“三环外交”的重要一环 , 在可能无协议脱欧的情况下 , 要弥补欧洲市场的损失 , 英国或将屈服于与美国自贸协定的诱惑 , 回归美英安全协调 。 作为“五眼联盟”国家 , 美国威胁如果英国允许华为参与5G建设就要终止情报分享 , 这对长期面临暴恐和难民危机折磨的英国压力巨大 。其次 , 英国经济高度虚拟化 , 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 , 而非像德国那样如此重视“工业4.0”计划 。 在卡梅伦时期 , 英国财政部主导对华关系制定 , 伦敦金融城的影响很大 , 当时紧盯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等改革举措 。 最近两年中国加大金融服务业改革 , 更积极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 已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诸多好处 。 但英国一些人认为还没达到他们期待 , 还没从中得到足够甜头 。英国最近处理对华关系的做法与德国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 德法要强调欧盟战略自主 , 希望欧洲IT行业参与到5G规则的制定中 , 所以并不希望诺基亚、爱立信等欧洲企业彻底切断与华为合作 。 某种程度上 , 这也能起到避免美国主导5G标准的作用 。 毕竟欧盟一直非常强调规范性的力量 。 因此英国现在的做法不会引起欧洲大陆国家跟风 。现状已然如此 , 那么未来英国对华政策会有怎样的走向?它会进一步铆在美国身上吗?也不见得 。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会主导甚至改变英国对外政策 。 英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 , 一定会在这方面进行精心计算 。 随着国际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增多 ,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红利更多释放 , 包括英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将会从中寻得机会、获得巨大收益 。 而英国即便完全倒向美国 , 它在还未最终谈妥的美英自贸协定上究竟能够获得多少好处 , 目前还不确定 。 它的安全需求是否能够继续通过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得到充分满足 , 也还存在变量 。正因如此 , 我们不应急于对中英关系的未来悲观 。 虽然最近一段时期英国国内对华保守派声音确实有所增大 , 但仍有一些理性务实派不断发出提醒 。 比如英国前财政大臣哈蒙德就警告英国政府 , 必须认真妥善处理对华经贸关系 。 他说 , 英国政界反华情绪的增长速度令人震惊 。 英国是依赖全球贸易开放的经济体 , 目前因脱欧与欧洲大陆的传统贸易伙伴逐渐疏远 , 正寻求在全球层面扩大影响力 , 此时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削弱贸易联系不是好选择 , 而应努力寻找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政策选项 。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 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