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独山400亿债务

闲说独山400亿债务贵州独山县最近成了热门 。 不是因为2020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 , 也不是因为获得“2020年中国净水百佳县” , 而是因为年财政收入只有10亿 , 却能举债400亿 。有媒体报道 , 独山负债400亿 , 造价2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景观已成了烂尾 。 对此 , 当地宣传部门说“这个情况是不实的” 。 不知道说的是独山负债400亿不实 , 还是2亿的水司楼不实 , 反正 , 只要有一点不准确 , 那就是不实 。只是 , 当地举债大搞建设 , 却是事实 。 自从2011年当地新领导到任后 , 就开始实施“大发展、大建设、大跨越” , 要以“最大优惠、最优服务和最实在作风”来迎接各方投资 。 说实话 , 要是这些目标 , 政府部门从营造营商环境出发 , 倒也没有问题 。事实上 , 当地政府为了实现此目标 , 竟然亲自“上阵” , 这就过界了 。 比如说吧 , 政府成立了36家融资平台 , 对大部分债务支付了10%的利息 , 关键的是 , 担保的是政府有关部门 。 只有不到36万人口的贫困县 , 要想举债 , 没有政府的信用担保 , 的确是很难找到资金的 。 不过 , 有政府信用担保的话 , 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如此就有了400亿的债务 。 按照10%的利息 , 每年光利息就得支付40亿 , 要知道独山县每年的财政收入才10亿多点 。 而这还是2018年独山县财政总收入(含出口退税) , 按照数据是10.08亿 。 用独山县36万人口来计算的话 , 意味着每人将负担12万债务 。举债要是改善民生 , 或者搞市场化的商业企业 , 到也说的过去 , 然而 , 这独山县的举债是政府主导下的“大建设”项目 。 不是说政府不能主导 , 只是没有市场化主体 , 政府主导就意味着项目更多是为了GDP数据的好看 。 毕竟 , GDP出“官”嘛 。政府搞的项目 , 更多的是缺乏市场化的评估 , 多的是“形象工程” , 多的是“政绩工程” 。 尤其是 , 政府主导的大项目 , 没有人真正负责 。 项目的好处 , 让当地负责人 , 或者得名 , 或者得利 , 而损害的是当地政府的信用 。其实 , 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信用 , 就说当地在财政部的“支持下” , 避免了项目的“烂尾” , 但是 , 这些项目其经济效益如何呢?一个贵州的边远小县 , 一个山区地方 , 搞的“多样化的国际锦标级108洞高尔夫球场” , 搞的“天下第一水司楼” , 搞的“大学城” , 指望着这些项目取得可观的收入?这 , 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按照当地的说法 , 目前续建项目有18个 , 在建项目有32个 , 转建项目有17个 。 如此看来 , 诚如当地宣传部门的说法 , 并不都是烂尾 。 可问题是 , 既就是筹集资金 , 勉强建成 , 会达到啥样的收入水平?才能让这400亿的债务 , 包括利息 , 会还账呢?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我国推出了刺激经济的举措 , 搞新基建 。 这搞新基建也是有所选择的 。 而如独山当地搞的这些项目 , 说其是不顾任何后果 , 不计任何收益的“基建狂魔” , 似乎也不为过 。 利息10%也敢借 , 显然 , 这借债压根就不想能不能还 。 这样的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 明摆着就是挖“坑” 。反正 , 当地GDP数据高了 , 负责人就会高升 。 而在建设中 , 当地的主要负责人都能“手里沾点油” 。 比如说 , 公开信息 , 当地负责这些大项目的时任书记、县长等有5名干部“落马”了 。 问题是 , 这些“崽卖爷田心不疼”的败家子领导们 , 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财政经济留下如此的大“坑” , 让当地牛年马月的受累 。或许 , 有关部门可以减免部分债务 , 但是 , 这不就是给我国金融系统造成了新的“债务黑洞”嘛 。 这样的行为多了 , 或者说这样的地方多了 , 我国M2哪怕200多万亿 , 又能如何补救呢?要知道 , 政府的职责就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至于建设 , 至于项目 , 还是交给市场化的经济实体 。 尤其是 , 如独山一样 , 政府不但参与 , 甚至还高利息举债 , 这完全就是胡来嘛 。总之 , 不考虑经济效益的“大建设” , 特别是政府亲自参与的“大项目” , 破坏的是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 破坏的是各类市场化主体的独立性 。 就如独山县一样 , 400亿的债务 , 既是当地发展的沉重负担 , 又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