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文章图片
本文标题:|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文章图片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青年相对论
作者:木蹊
本文写于2011年 , 近十年过去了 , 今天看仍有它的价值和警示意义 。
自去年6月正式实施生乳新国标 , 关于中国乳业标准之争 , 早已吵得沸沸扬扬 。
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丁棉一再炮轰:
“目前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 。 ”中国 “乳业泰斗”骆承庠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认为 , “如果继续下去 , 中国的乳品工业恐怕要完了 。 ”
此言和乳业专家魏荣禄如出一辙:“这10年来 , 中国的乳业几乎是骗人的 。 但总有走不下去的时候吧?”
|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文章图片

商人王梦林每年都要从墨西哥城往返上海两次 。 女儿发现他在国内每天喝两杯酸奶 , 而一到墨西哥 , 就自动减为一杯 。
“我担心父亲是为了我们心疼钱 , 就劝他还是每天两杯吧” 。
女儿王乃尘在国外经营着三家皮包店 。 结果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墨西哥的酸奶比国内浓多了 , 一杯就抵得上两杯 。 ”
63岁的王梦林腿脚不好 , 他觉得“酸奶补钙效果不错 , 喝了关节就不痛了” 。 王家在墨西哥关于牛奶的故事不少:刚出国的那会 , 有一天他们发现冰箱里的酸奶有点过期了 。 “也就半天吧 。 根据在中国的经验 , 我妈觉得这不算什么 , 就喝了 。 ”结果 , 当天肚子发作被送到医院打点滴 。
“朋友们说 , 那是因为国外的酸奶 , 不像国内有那么多添加剂 。
奶本身会坏得快 , 过期之后坚决不能喝 。 ”
王乃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 , 每天都喝鲜奶 。 她说墨西哥人都习惯出门带一个瓶子 , 里面全是鲜奶 。 “适龄的孩子 , 喝奶粉的反而少 。 ”
如果按照乳业专家魏荣禄教授的观点来看 , 王乃尘一家才算得上“是真正喝到过牛奶的人” 。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 在中国乳业有58年的工作史 , 曾先后4次参与国家乳品标准的制定 。 一开始谈到中国的那一杯牛奶时 , 他简直是气愤:
“现在大多数90后的孩子 , 根本不知道牛奶真正的滋味是什么 。 ”
|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文章图片

“中国出了个能人牛根生 , 别的国家不敢干的 , 他全敢干 。 ”
魏荣禄气呼呼地说:“既然你的奶号称是宇航员和运动员专用的 , 那怎么又达不到2.95克(标注:每100克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和50万(标注:每毫升生乳中的细菌总数)的标准呢?”
此时 , 关于中国乳业行业标准之争 , 早已吵得沸沸扬扬 。 在去年6月实施的生乳新国标生效后 , 有报道引述业内人士的质疑认为“指标太松” 。
01 “这种标准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6月15日 , 在中国奶业协会于福州召开的论坛上 , 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丁棉再次语惊四座:
“目前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 , 其标准的制定被少数奶业巨头绑架了 。 ”
|一杯牛奶背后的暗战:劣奶是如何驱逐良奶的
文章图片

据王丁棉介绍 , 新国标主要体现在生乳“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 。
“2010年以前 , 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 , 蛋白质含量最低每100克含2.95克 。 按照生奶新国标 , 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 , 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总数的标准 , 却由原来的50万个上升到了200万个 , 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都在20万个以下 。 ”
“这种标准是中国乳业的耻辱!”
王丁棉在电话里告诉采访人员:“你喝那全无营养的一杯牛奶 , 还真不如喝一杯白开水 。 因为白开水至少无害吧 。 ”
此言一出 , 立即引发南方和北方乳业间的隆隆炮战 , 蒙牛、伊利这两大乳业巨头均表示王丁棉的指责“纯粹是炒作” , 并决定“不对此作出回应” 。
“乳业国家标准最早做初稿时 , 蒙牛制订巴氏奶和超高温灭菌奶的标准 , 伊利制订的原奶收购标准 , 光明制订的是酸奶标准 , 这对国家标准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 ”参加过乳业国家标准制定的专家魏荣禄表示 。
7月3日 , 据媒体报道 ,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在一个论坛上指出:“我们的生奶标准 , 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 。 垃圾制造出来的 , 只有垃圾 。 ”
正当人们为郭本恒第一个公然支持王丁棉言论、“炮轰”乳业标准而叫好时 , 光明乳业很快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郭本恒的发言被一些媒体夸大 , 他并非在“炮轰”行业标准 , 本意为呼吁行业加强自身奶源建设 , 全面树立国际水准 , 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乳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