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南方洪水画面曝光,朋友圈都在聊「1998年」( 二 )


8月21日10时30分 , 李向群又扛起一袋沙包快速冲上大堤 , 但就在距离大堤顶部不到一米的地方 , 李向群倒了下 , 再也没有站起来 。

李向群的父母匆匆赶来 , 只看到年仅20岁的儿子永远沉睡的遗体 。

李向群的父亲 , 将国家发放的2万元抚恤金直接捐给了灾区 , 把儿子的骨灰撒在了他战斗和倒下的地方 。

接着 , 李向群的父亲向国家求了一件事 。
“请让我 , 继续替儿子完成他的工作 。 ”

这位深明大义的父亲 , 不要钱 , 不求名 , 他穿上儿子生前的军装 , 在大坝上扛起了沙袋 。

1998年夏天 , 洪峰中不曾坍塌的堤坝 , 是由这样一个个儿子和父亲扛出来的 。

02
众所众知 , 抗洪离不开堤坝 , 保证堤坝不倒 , 才有能力有洪水抗衡 。

1998年 , 中国对抗洪峰的堤坝除了钢筋混凝土 , 还有些与众不同 。

那年的九江 , 堤坝是由血肉之躯组成的 。

“都挺好 , 跟着我 , 跳!”那年这一声“跳”响彻在九江的大坝上 。

1998年8月7日九江城区长江大堤发现一个泡泉 , 这意味着:堤坝有漏洞 , 甚至有坍塌的可能 。
可是浑浊湍急的洪水中 , 这个漏洞在哪?
来不及多想 , 战士们已经分成三组行动 。 突击队脱掉救生衣 , 不顾死活扎进洪水中 , 寻找漏洞所在 。

另一组负责堵 。 用什么?怎么堵?沙包泥土来不及 , 他们用身体堵 。


河堤的决堤往往就在一瞬间 , 到时河堤土崩瓦解 , 一切无可挽回 。 眼看着洪水喷涌 , 指导员第一个带着沙包往下跳 。

一声“给我跳!”几十个几百个年轻人 , 眼都不眨 , 扛起沙袋就跳入湍急的水流中 。

“一个班不行就跳一个排 , 一个排不行就跳一个连!”

当年战士们喊出过最悲壮的口号:誓与大堤共存亡 。



洪水冲不垮的从来不是什么神乎其技的大坝 , 而是人心 。
03
其实 , 除了被历史记录的大事件 , 1998年夏天的那场洪水里 , 还有属于每个人的险象环生 。

两个刚刚当上兵的小战士 , 跟随部队进行抗洪抢险工作 , 他们的任务是:救人 。

那天 , 他们看到洪水中 , 一名妇女和孩子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

来不及多想 , 他们跳入水中救人 。
水流湍急无情 , 两人渐渐体力不支 , 拼着最后一点力气 , 他们将妇女和孩子举高 , 让他们可以抓住大树求生 。
他们却被洪水带走了年轻的生命 。

那年 , 一处大坝因洪水决堤 , 群众纷纷撤离 。

撤离的路上 , 有人看到一车一车的军人逆向而行 , 赶往决堤处 。
群众问:你们去那干嘛!前面都决堤了!

车上风尘仆仆 , 还未擦干脸上泥土的小官兵说:我是当兵的嘛!

那年 , 看到一个个跳入水中的官兵 , 看到被洪流带走的年轻生命 , 老百姓在岸上哭着喊:“求求你们别去跳了 , 我们不要这些房子了 , 别去了 , 你们才多大啊……”

04
那年 , 负责抗洪抢险指挥的将军董万瑞 , 在抗洪一线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

他只问了儿子三个问题:
“学会抗洪了没有?”“什么是管涌?”“怎么发现处置这些隐患?”
见到儿子对答如流 , 才点了点头 。
告别时 , 他抬起右臂对儿子说 , 看看你的手 , 还没我晒得黑 。 我这已经爆开第三层皮了 , 你至少得晒成这样才合格 。 ”

他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 , 没有丝毫犹豫 。
最难的时候将军亲自跳进了洪水之中 。

将军唯一一次流泪 , 是抗洪胜利了 , 他在车站送别战士们 , 望着那些疲惫 , 带着泥土的年轻笑脸 , 他流泪了 。


他带来的兵 , 有些人要离开 , 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 。


05
那年 , 一名6岁的小女孩在洪水中被困一天一夜 , 她双手紧紧抓住一棵树的树干 , 无论多疼 , 都不放手 。
终于 , 她等来了救援 。
20年后 , 她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

那年这个女孩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 。
这不仅仅是个奇迹 , 更是面对天灾 , 这个小小的生命拼命写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 。

那年 , 一名军人和他的战友义无反顾跳入水中阻挡洪水 。
但是一个浪头打过来……只剩下他 。
他是幸运的 , 后面有颗歪脖子树挡住了他 , 让他活了下来 。 抗洪结束后给他了个二等功 , 但是他没有要 。 他退伍回家 , 成了一个普通人 , 每年那天 , 给战友烧些纸钱 。
壮烈归于平淡 , 当年的英雄也都成为了寻常人 , 1998年 , 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页 。
06
历史会被描绘地极其庞大壮烈 , 但认真阅读你会发现 , 组成那个悲壮着胜利的1998年的 , 是这些平凡伟大的“人” 。
有人问:如果 , 天灾再次来袭 , 如果比1998更甚 , 这次我们还能行吗?

一定能 。
对此 , 我丝毫不怀疑 。
因为即使人们常常说人心不古 , 但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不变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