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视频平台创新播出模式 推动短剧集类型化精品化

【人民日报|视频平台创新播出模式 推动短剧集类型化精品化】网上追剧 , 也进“剧场”(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
视频平台创新播出模式 , 推动短剧集、类型化、精品化
核心阅读
近年来 , 在国内各大视频平台 , 剧场化逐渐成为剧集播出的重要形态 。
剧场化不是同品类剧集的简单集纳 , 通过高度的类型化、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 , 既能满足不同用户的观剧需求 , 也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改变 , 推动行业发展 。
湖南卫视的“金鹰剧场”、东方卫视的“东方剧场”、浙江卫视的“中国蓝剧场”……很多观众对电视台推出的这些剧场都不陌生 。 近年来 , 在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上 , “剧场化”也逐渐成为剧集播出的重要形态 。
形成类型剧 , 满足用户需求
环顾国内几大视频平台 , 剧场化已经成为剧集播出的重要形态 。
2015年前后 , 爱奇艺、优酷、腾讯几大视频平台纷纷推出了剧集的剧场播出模式 。 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看来 , 视频平台的剧场化不是电视台剧场的照搬 , 而应当在互联网特性之上 , 从用户的需求出发 , 建立起剧集制作和排播的类型化 。
谈及优酷设立剧集剧场的最初设想 , 优酷内容运营中心负责人刘燕红说 , 优酷希望通过剧场把同类型、播放完结的所有剧集形成一个内容带 , 用户在观看时不用进行单部剧集的搜索 , 而是可以进入剧场 , 高效、快速地找到想要观看的剧目 , 由此通过垂直化的运营模式 , 增强用户的黏性 。 她回忆 , “放剧场”刚刚推出时播出的《我是特种兵》系列三部曲 , 将优酷的流量增加到了200% 。
如果说最初的剧场化还停留在视频平台购播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 , 随着视频平台播出能力和制作能力的提升 , 自制剧、定制剧逐渐成为剧场化发力的重点 。
王晓晖认为 , 视频平台剧场化的关键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观剧需求 , 随着人们生活和时间碎片化的加剧 , 剧集尤其需要满足人们“在短时间内看到最精彩的故事”的需求 , 因此 , 视频平台自制或定制的短剧集应成为剧场化的主打产品 。
规模化播出 , 形成品牌效应
业内人士将视频平台剧场化的发展划分为3个时期 。 在剧场化的1.0时代 , 剧场的类型剧还集中在激发年轻用户的观剧热情 。 2015年 , 一些由IP改编而成的适合年轻人观看的网剧 , 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付费会员的增长 , 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视频平台以广告费作为唯一收入的商业模式 。
进入剧场化的2.0时代 , 剧场化开始突破局限于年轻用户的类型剧创作 , 针对更普遍的人群进行剧集垂直分类的制作和播出 。 2017年 , 一些年轻的短片和电影导演开始介入剧场剧集的创作 , 也带来了视觉美学提升 。
业内人士认为 , 现在已进入剧场化的3.0时代 。 “过去我们所做的剧场并没有突破泛类型化的大框架 , 现在要把这种垂直分类和剧集的品质做到极致化和标准化 。 ”王晓晖说 。
当下 , 高度的类型化、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是视频平台剧场化的关键词 。 近年来 , 视频平台先后涌现出了12集的《我是余欢水》、12集的《唐人街探案》、18集的《龙岭迷窟》等类型化较强的短剧 , 但由于都是单打独斗 , 未形成规模化的排播 , 因而无法满足观众对某一类型剧集的持续性需求 。
“这种非连续性的打法很难形成剧场的品牌化 , 也就很难真正保持用户的黏性 。 当下我们要做的 , 就是要通过几部类型剧的高密度播出 , 形成规模化效应 , 将剧场做成品牌 。 ”王晓晖说 。
影视评论人何天平认为 , 如果把“剧场化”概念简单理解成同品类剧集的集纳 , 可能低估了这种策略对于行业长远的价值 。 “从既有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新趋势——强调缩小单部剧集体量、放大类型规模效应 。 一方面 , 剧集品牌效应的生成不仅仅依托于单部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 精品短剧的批量涌现会在剧场化的概念下得到很好发展;另一方面 , 剧场化中的类型化也体现出我国剧集发展追赶工业化水准的趋势 , 在剧集的结构化探索上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