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下,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二 )


第二 , 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 以适应入学后的社交关系 。 进入小学后 , 孩子有了新老师和新同学 , 会出现“同桌”“班长”“组长”等新名词 , 这对孩子来说是全新的学校社交关系 。 家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和锻炼孩子人际交往的意识与能力 。
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交往的“底色” 。 “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 , 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 而“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育方式 , 对孩子的自尊有不利影响 。 因此 , 家长应营造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 , 尽可能让孩子对家中大小事有发言权 , 尤其是与孩子相关的事情 , 鼓励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
此外 , 要给孩子提供充分的人际交往机会 , 锻炼交往能力 。 幼儿园为孩子彼此之间提供了大量交往机会 , 而家庭和社区就是孩子与成人交往的理想场所 。 教孩子跟长辈打招呼 , 带孩子去别人家里做客 , 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 都会帮助孩子克服羞怯、怕生的心理 , 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和礼貌大方的社交品质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报》2020年07月12日第2版
【疫情|疫情下,理性应对“幼小衔接”】作者:丁海东 周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