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时长共计九天六夜 古代科举考场发生了什么( 二 )
明清乡试大都在火热八月进行 , 酷暑难耐 , 考生挥汗如雨 , 随身用竹筒灌装的饮用水大多只够喝一天 , 后面两天只能喝贡院井水 。 而贡院水井三年一用 , 清洗不够及时 , 水质没有保障 , 加上食物容易腐败变质 , 经常有考生在贡院突发肠道疾病身亡 。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福建乡试 , 头场就有4个考生病死贡院 , 第二场又有3人因病魂断号舍 。
贡院夜间锁院 , 考生只能在1.3平方米的号舍内睡觉 。 号舍两边砖墙上离地面大约一尺五寸和两尺五寸高的地方 , 设计有上下两道砖缝即砖托 , 用以搁放两块一寸八分厚的号板 。 下面的号板靠里 , 可以当椅子坐;上面的号板靠外 , 可以当桌子用 , 如此便组合成一套考试桌椅 。 考生将上面号板取下 , 与下面的号板一起搁放在下层砖托内 , 便组合成一张床板 , 用以在夜间休息恢复精力 。
唐代进士科考试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 , 时值隆冬 , 长安寒意侵体 , 考生们尽管“携脂烛水炭” , 用以取暖 , 但“分坐庑下 , 寒余雪飞 , 单席在地” , 在走廊下席地而坐 , 不免冻手冻脚 。 南宋正月省试时 , 考生被临安(今杭州)的湿冷天气“魔法”攻击 , “笔砚冰冻 , 终日呵笔 , 书字不成 , 纵有长才 , 莫克展布 , 年高之人 , 至有不能终场者” 。 明代会试亦是在农历二月中上旬举行 , 北京天气更加寒冷 , 滴水成冰 , 考生只能哆哆嗦嗦地答题 。 直到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 朝廷念及北方二月“天气尚未和暖” , 方将考试时间改为三月中上旬 。
火灾事故频发 , 号舍条件逐步改善
吃喝住用中的艰辛还只是寻常之事 , 对考生最大的威胁 , 是各种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 。 考生在贡院内白天生火做饭 , 夜间秉烛照明 , 冬日还要烧炭取暖 , 号舍又是低矮的砖木结构 , 火灾等安全事故遂难以避免 。
北宋神宗元丰末年 , 东京(今开封)贡院在开考前夜突发大火 , 负责考务的官员和吏卒有14人(一说40人)丧身火海 。 事后京城内有传言“烧得状元焦” , 贡院修复后重新开考 , 果然是名为焦蹈的考生高中状元 。
明英宗时期 , 贡院火灾频发 。 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 , 顺天府乡试刚考完第一场就发生火灾 , 号舍和试卷都被焚毁 , 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 但后来的考生就没这么幸运了 , 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会试 , 贡院起火 , 每排号舍的房门和贡院大门均紧锁 , 十多名考生葬身号舍 , “焦头烂额、折肢伤体者不可胜计” 。 但朝廷并没有从这次火灾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 更谈不上完善贡院消防设施 , 以致三年之后发生了更为惨烈的火灾 。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会试第一场考试期间 , 在贡院巡查考场的士兵生火取暖 , 引发火情 。 负责考务的御史焦显死守考场纪律 , “扃其门” , 紧闭贡院大门 。 里面的举子无法逃脱 , 外面的军士也不能进入贡院救火 , 以致“烧杀举子九十余人” , 烧伤者不计其数 。
事后 , 明英宗为示抚恤 , 赠予死去的举子进士出身 , 还亲自为他们撰写祭文 。 朝廷将罹难者遗骸收敛后 , 分成六个大坟安葬在北京朝阳门外 , 立碑曰“天下英才之墓” 。 这次火灾的亲历者举子陆容 , 在其书《菽园杂记》中收录了时人写下的一首七律悼诗 , “回禄如何也忌才 , 春风散作礼闱灾 。 碧桃难向天边种 , 丹桂翻从火里开 。 豪气满场争吐焰 , 壮心一夜尽成灰 。 曲江胜事今何在?白骨稜稜漫作堆” , 读来令人不胜唏嘘 。
除火灾外 , 因建筑质量问题 , 科场上其他安全事故也频有发生 。 清乾隆时 , 江西吉安府院试期间 , 考棚突然倒塌 , 压死正在奋笔疾书的考生36人 , 另有多人受伤 。 乾隆下诏追赠死去考生为秀才 , 是为“钦赐生员” 。
贡院生活的恶劣 , 其实也是古代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一种反映 。 在当时的条件下 , 作为“抡才重地”的贡院已经是最好的建筑之一了 。 京城贡院是规模仅次于皇宫的建筑群 , 省城贡院则是当地最大的建筑群 , 无一不是谨严有序 , 气势宏大 。
推荐阅读
- 酒业|换届!保护知识产权 “护航”中国酒业再出发
- “后浪”国潮来袭!解码“中国青年”T恤系列
- 创新|创新“富”能|梦网富信亮相第8届中国智慧餐饮创新峰会
- 读懂中国制度,《求是》推荐这本书!
- 国际时评 | 中国“双桨齐动” 经济破浪前行
-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回暖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 汪文斌援引《柳叶刀》:反对用阴谋论指责中国
- 高考|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高三教师和高校招办教师支招
- 中小|惠普联合北京大学发布《中国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指数》
- 华为|2020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发布华为海信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