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九天六夜,古代科举考场发生了什么

九天六夜 , 古代科举考场发生了什么
对及第者来说 , 贡院只是他们今后光辉前途的新起点 , 和宦海沉浮相比 , 九天六夜的科场更只是寻常经历而已 。
---------------
中国古代读书人为金榜题名苦读备考 , 积年艰辛 , 向有十年寒窗之说 。 其实 , 不仅是备考之路道阻且长 , 就是一举成名前的科场考试 , 考场生活之艰难 , 也让无数举子苦不堪言 , 乃至被形容为“三场辛苦磨成鬼 , 两字功名误煞人” 。

【中国古代史|九天六夜 , 古代科举考场发生了什么】从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 , 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 ,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1300多年 , 大约十万名进士和百万名举人从科场走出 。 贡院生活虽然辛苦 , 但对将要承担“天降大任”的学子们而言 , 也不失为一种“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的历练 。
北宋中期才有专门贡院考场 , 1.3平方米的号舍是标配
在科举制度刚刚产生的隋朝和唐朝初期 , 科举并没有专用的考场 , 一般是借用吏部办公区举行考试 。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 科举考试由吏部改为礼部主持 , “始置贡院” , 作为考试专门机构 。 但此时的贡院仍然借用礼部或尚书省等机关办公区 , 考试时临时搭设考场 , 考完恢复原状 。
大致在北宋中期以后 , 官府才开始修建专门的建筑作为贡院考场 。 贡院内部设置成排的相互隔开、相对独立的小房间 , 即号舍 , 考生在号舍参加考试 。 根据考生人数多少 , 各地贡院号舍少则数十间 , 多则三五百间、上千间 , 清代北京顺天府贡院甚至有号舍10420间 , 江南贡院更是达到20644间 。
然而 , 贡院整体规模的宏大 , 不能掩盖号舍单体空间的狭窄逼仄 。 每间号舍三面有墙 , 唯有南面无门敞开 , 内部宽3尺、深4尺 , 前檐高6尺 , 后墙高8尺 , 建筑面积大约1.3平方米左右 。 如此狭小的空间 , 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逼真地形容为蜂巢 , “其归号舍也 , 孔孔伸头 , 房房露脚 , 似秋末之冷蜂” 。
1.3平方米的号舍还不是每个考生都能享受的正常待遇 。 在贡院的建造过程中 , 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 , 号舍面积严重缩水 , 窄到“广不容席” , 一床草席都放不下;矮到“檐齐于眉” , 前檐只和人的眉毛持平 。 考生坐不了多久 , 就腰酸背疼 。
明清时期 , 科举乡试、会试一般三年一次 , 所以号舍使用一次后 , 就得封存三年 , 直到下次考试才开启 。 三年间无人整理 , 号舍里泥灰遍布 , 尘土飞扬 , 挂满了蜘蛛网 。 有的号舍破旧到“上雨旁风 , 架构绵络” , 连风雨都不能遮挡 。
按照当时科举制度规定 , 破损考卷作废 , 答卷人自动落榜 。 所以 , 考生们宁肯自己被淋成落汤鸡 , 也会护考卷周全 。 只是如此一来 , 发挥水平不免受到影响 。 即便是能遮风挡雨的坚固号舍 , 考生在进入号舍开考之前 , 还得自己动手 , 清理出一个相对整洁的考试环境 。
数天考试不得离开考场 , 吃喝住用都是挑战
和今天高考一样 , 古代科举一般都要考数场 , 时间持续数天 。 和今天高考不一样的是 , 考生在连续数天的考试中都不能离开考场 , 一切吃喝拉撒均要在贡院进行 。
明清乡试、会试均有三场考试 , 考生一场考试就要在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 , 三场试下来就是九天六晚 。 只有每场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 , 考生才能回到住地休息 , 换洗衣服 , 整理被褥 , 更换笔墨纸砚、餐食烛台 , 以备明朝再战一场 。
贡院不解决伙食 , 考生需自带食物 。 唐朝进士陈存能“将试前夕 , 宿宗人家 , 宗人为具入试食物 , 兼备晨食” , 由亲戚为其准备考试餐食 。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 , 富裕考生可以提前购买月饼、蜜橙糕、莲米、圆眼肉、人参、酱瓜、板鸭等美食 , 还有“阿魏”等助消化的中药 。 寒门举子囊中羞涩 , 或是带够几天的干粮充饥 , 或是略备粮米蔬菜 , 在考试间隙自己生火做饭 。 每个号舍“前置炉一个 , 炭一篓 , 为士子煲茶汤饭食之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