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硬“核”科普,认识你身边的辐射( 二 )
身体防护很重要
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 , 避免淋雨 , 尽量减少裸露部位 , 穿戴长衣 , 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 脖子(甲状腺)部位的防护尤其重要 。
信息渠道保通畅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健康 , 发生事故时记得及时拨打12369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举报电话 。 事件中尽可能获取关于突发事件的可靠消息 , 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和通知 。 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国家权威机构的信息沟通 , 切忌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
那些年被你误会的辐射知识
01 碘盐
真的很万能吗?
回顾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事件时 , 国内超市商店里的加碘食盐被抢购一空 。 那么 , 碘盐真的能起到辐射防护的作用吗?实际上 , 稳定性碘只能保护甲状腺 , 对身体其他部位起不到防护作用 。 因为碘元素亲人体甲状腺部位 , 如果稳定性碘抢先占据甲状腺部位 , 来防范放射性碘125或131对甲状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 也就是说 , 碘确实具有防护作用 。 但是 , 碘盐中的碘含量微乎其微 , 对比我们在辐射事故发生前服用的碘片 , 3公斤食盐中含碘量才相当于一片碘片中的含碘量 。 所以 , 碘的辐射防护作用很重要 , 碘盐则并不万能 。
02 仙人掌
防辐射吗?
本文图片
有人说 , 仙人掌能够在辐射防护中扮演重要角色 , 然而就连仙人掌也表示“并不知情” 。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则是 , 可以通过穿戴孕妇防辐射服来保护胎儿 , 防止受到辐射 。 实际上 , 薄薄一层衣物的防辐射作用真的微乎其微 , 专业人员防X射线可是要穿戴厚厚的铅衣的 。 要做好放射源的外照射的防护 , 主要依据的还是上文提到的防护三原则 。
谈“核”不必色变
人工核辐射在工业、医疗、农业、军事、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已经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例如我们熟知的核能 , 作为高效、安全的绿色能源已经在能源供应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而核电站周围的辐射水平远低于天然辐射 。
本文图片
出现在辐照食品外包装上的辐射食品标志
食品方面 , 核辐射可以抑制大蒜、豆类生芽 , 延长蔬菜、果脯的保鲜期 。 相当一部分的食物也是由辐射诱变作物制作而成的 , 例如我们常吃的大豆、水稻等 , 这些食物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
本文图片
辐射与生活息息相关
日常生活中 , 地铁、机场等场所则广泛使用X射线安检仪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测 。 我们的生活已经与“核”息息相关 , 正确认识辐射 , 善用辐射是迎接未来更加美好灿烂生活的必由之径 。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辐射剂量|硬“核”科普,认识你身边的辐射】
推荐阅读
- 蚊子|脑洞科普:风雨究竟能不能“消灭”蚊子?
- 火星卫星|多国为何暑期纷纷“探火”
- 自然科普家|揭秘人在死前会出现15大征兆,千万要注意了
- 人物|比尔·奈在TikTok上科普不同肤色 并呼吁平等对待彼此
- 诗丽美|诗丽美科普:孕期水肿——不可麻痹大意的生理现象
- 风格的室内|科普:挑选家具颜色时,能不能“跟着感觉走”?
- 知识科普|上市政策再升级——聚光灯下IPO企业不容忽视的信息系统核查
- 重庆|蜀黍科普丨敲黑板!微动漫,带你走进民法典!
- 知识科普|ATT配仓宝实体企业营销好工具 带领企业开启数字时代
- 重庆|蜀黍科普丨如何拍好出入境证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