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5G、物联网、虚拟现实……这些“黑科技”让防汛更智慧
文章图片
消防救援无人机挂载救生圈进行救援 。 岳建文摄(人民视觉)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通过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查看水位数据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泽国摄
文章图片
山东青岛市即墨区进行机器人搭救落水人员演练 。 梁孝鹏摄(人民视觉)
当前 , 我国南北方全面进入主汛期 , 强降雨天气频发 , 防汛抗洪已到关键阶段 。
在防汛抗洪中 , 创新科技成为利器 。 从气象和水情预报到防汛监测与预警;从上天入地的科技设备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 多种黑科技的应用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
耳聪目明 守好防汛第一关
今年6月 , 我国华南和江南一带迎来入汛以来首轮强降水 。 就在强降水来临一周前 , 这片区域已被国家气象中心的预报员提前锁定 。 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发展的同时 , 国家气象局已提醒相关地区做好防汛准备 。
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 近年来 , 我国的气象预报预测技术不断跨越升级 , 预报预测的准确率也大幅提升 。 2019年 , 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已提高到88% , 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 , 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 。
今年5月 ,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 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此次防汛过程中 。 据了解 , 该项目研发的多项预报产品 , 能够帮助预报员准确勾勒出中长期预报时效内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季风等多种大型关键环流系统的特征 , 以便精准锁定雨带位置、确定降雨强度等信息 。
水情监测预报是水灾防御的参谋和耳目 。 进入7月 , 我国东部主雨区逐渐北抬至华北、东北 。 华北和东北地区洪水预报难 , 一些山区中小河流降水汇流时间短 , 洪水形成时间快 , 监测预报预警难度大 , 突发暴雨洪水威胁不容低估 , 科技支撑尤为重要 。
对此 ,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说 , 我国已通过科技手段 , 提高预测预报精准度 , 延长预报精度 , 缩短预知度时间 , 不断增强对洪水预报能力 。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 我们升级完善了业务系统 , 包括洪水作业预报平台、移动会商平台等 , 提高洪水预报效率 。 如今 , 水利部收齐全国12万个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仅需10分钟至15分钟 , 一次洪水作业预报时间只需几十分钟 。 刘志雨说 , 近年来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中小河流预警预报上得到有效应用 , 显著提升了我国洪水预报能力 。
智慧大脑 城市不再看海
自7月1日起 , 黄河正式进入汛期 。 智慧黄河工程的推进 , 为黄河防汛提供了有力支持——利用卫星遥感跟踪监测河势的变化情况;利用无人机监测河势情况 , 第一时间传输实时视频 , 为防御洪水提供信息支撑……如今 , 黄河流域内346座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已实现在线监测 , 1000多路视频信号实时传输 , 为防汛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了便利 。
5G、无人机、物联网、虚拟现实……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 , 众多前沿技术大显身手 。 巡视无人机、水下探视仪等一系列设备在空中、水面、水下分工合作 , 助力防汛抗洪 。
在安徽安庆 , 当地电信运营商利用5G+VR技术 , 创新水位实时观测功能 。 低延时的5G信号可以将360°全景摄像头拍摄的内容及时、高清地传递给监测人员 。 工作人员只需通过VR眼镜等技术手段便可观察水位尺刻度 , 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抢险进度 , 大幅提高汛期巡查工作效率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上线半年收获6700万用户,这款聚焦下沉用户的陌生人社交APP是怎么做到的?
- 互联网|5G商用一周年,华为云向互联网企业大抛绣球
- 互联网|中台产品经理实战(14):中台与SaaS、微服务关系
- 互联网|行业观察 | 你所不知道的5G消息
- 互联网|多名知名人物推特被黑,拜登奥巴马都“中招”,比尔盖茨也在其内
- 互联网|发放高利贷,还要窃取用户信息?这些金融APP在秀“道德底线”
- 互联网|东莞先知:数字智能,先觉“先知”
- 云计算|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 行业互联网,5G|江苏有线顺利完成园区5G信号开通测试
- 行业互联网,AI人工智能|城市教育大脑以“ AI+ 大数据”为核心 , 引领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