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民国时期 , 能够进入中学的学生 , 一般家庭相对宽裕 , 大部分的父母则是工商或者知识分子家庭 , 这种情况从学生的父母职业也可以看出 。 如上海中学的父母职业调查表所示 , 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商”的家庭 , 其次则是“学、政” , 对于一般“工、农”阶层的学生 , 则仅占到10.61% 。换言之 , 能够进入中学求学 , 大部分都是来自中、上等阶层 , 而对于农工阶层 , 其入学机会则相对较少 。 更能体现家庭职业状况的莫过于对女子中学的调查 。 虽然 , 女子具有进入中学的机会 , 但由于“相夫教子”等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 能够登入中学门槛学习的人数还是较少 。能够进入女子部学习的学生 , 其家庭都为富庶阶层 , 主要来自商界和教育界的家庭 , 也有来政界家庭的 。 总之 , 女子能够进入中学更需要家庭的有力支撑 。 确切地说 , 大部分中学生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 。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夏丏尊在《“你须知道自己”》一文中指出了教育的等级是和财产的等级一致的:小学校学生之中原有用汽车接送的富家儿与衣服楚楚的中产者的子弟的 , 但全体统计 , 究以着破鞋拖鼻涕的贫家小孩为多 。 到了中学 , 贫困者就无资格入门 , 因为做中学生每年至少须花二百元的学费 , 不是中产以下的家庭所能负担 。 做中学生的不是富家儿 , 即是中产者的子弟 。 至于入大学 , 费用更巨 , 年须三四百元以上 , 故做大学生的大概是富家儿 , 即使偶有中产者的子弟蛰居其间 , 不是少数的工读生 , 即是少数的叫父母流泪了典质了田地不惜为求学而破家的好学的别致朋友罢了 。这里以《中学生小说》中的主人公国材为例 , 其家庭便是“商”阶层 。 “他出生在河北的望都县 , 家庭很有些财产 , 有两个哥哥 , 大的在北平的农工银行里做事 , 二哥是个大学毕业生 , 现在某军担任师政治部主任 。 父亲是个商人出身 。 ”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由于国材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 所以进入中学之后 , 生活相对奢靡 。 国材喜好运动 , 尤为擅长网球 , “网球拍常常一对对的买来送朋友 , 夏天请朋友们吃冰激凌 , 冬天去溜冰 , 回来还大请其客 。 至于礼拜日和朋友们去颐和园 , 香山等处玩 , 来回车费及吃饭 , 喝茶等费照例都是自己出的 。 ”有殷厚的家庭做财政支撑 , 国材的生活多么逍遥任性啊!同学之间的交往 , 出手“大方” 。 为了蹭上国材的“大方” , 很多学生围着他 , 借以“丰富生活” 。 但作为国材的挚友以仁 , 却作为良友时刻提醒他要注意节约 , 不能奢侈浪费 , “为了他的过于浪费 , 以仁常常诚恳地规诫他 , 但是他当面认错 , 背了以仁仍是固态依然:而且有许多次数他约朋友去看电影 , 喝酒 , 在以仁面前总说练习球或者去看人家比赛去了 。 以仁起初相信他 , 后来知道了他的秘密 , 也就不客气地严格讲过几次 。 ”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即使校外散步 , 国材也不仅限于校内操场之地 , 经常会花点钱去公园逍遥 。 “吃了饭后大家总是去东安市场乱跑 , 以仁和国财也有同样的情形 , 他们很少在吃了晚饭后关在屋子里的 , 花二十个铜子去中央公园坐到夜深才回来 。 ”去公园的穿戴也别有讲究 , 国材和以仁“走进了公园 , 跑了一圈后 , 坐在荷花池畔的长凳上 。 国材穿了一身新做的白帆布制服 , 愈显得年轻美丽 。 以仁也是烫好了的青羽纱短衣 , 裤子是白的 , 皮鞋和国材的一样 , 深黑色 , 在王府井大街的XX洋行买的 , 花了九元 。 ”能在茶余饭后 , 穿着美丽的新衣去公园花费二十个铜子小逛 , 足以称得上一种自在无忧的生活 。 消遣的花费对于国材而言 , 是生活的调味剂 , 尤其当他与梅英恋爱之后 , 去公园独享二人的甜蜜世界 , 更是一种享受 , 在国材看来 , 爱情的追求与渴望也是生活的必须品 。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从中学升入大学 , 其花费支出更甚于中学 , 所以大部分家境较差的学生 , 在毕业之际不敢奢望升学 , 因为他们知道 , 升大学这条路是不会向他们敞开的 , 即使考入了大学 , 他们的家庭也无力承担 。但这种问题对于国材 , 不称之为问题 , 他自认为家境殷实 , 上大学的花费自然不是问题 。 当国材与梅英在公园约会之时 , 问及国材升学的打算 。 “明年毕业后你打算进什么学校?”快走进梅英的学校了 , 忽然她这样问起国材来 。 “燕京或者清华”、“告诉你家里了吗?”“他们知道 , 而且学膳费是不成问题的 。 ”“好 , 祝你的前途远大!’’从二人对话中得知 , 国材对于升学的费用未当之以问题 。 国材送别梅英后 , 要转回自己的中学 。 他看见一辆洋车从眼前掠过 , 急喊“洋车” 。 “到哪儿?”拉车的飞跑过来了 。 “南池子 , 文光中学 。 ”“八串钱 。 ”颓废浪漫:从小说透视民国中学生的奢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