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探访抗日战场丨八载干戈仗延安:民族的命运在这里得到解答

开栏的话
83年前 , 卢沟桥畔的枪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天地英雄气 , 千秋尚凛然 。83年来 , 历史从未被忘记 。
面对日本法西斯蓄意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 英勇的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倒 , 而是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 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从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到奇袭阳明堡、血战长乐村 , 从陈庄战斗、黄土岭之战到百团大战、车桥战役……胜利的旌旗 , 浸透着先辈的鲜血;壮丽的山河 , 书写着英雄的诗篇 。
恩格斯曾说 ,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83载风云变幻 , 拂晓月色美景常新 , 但宛平城头损毁的城垣、卢沟桥上斑驳的弹孔时刻在提醒我们 , 伤痕犹在 , 强我中华 。
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 , 本版开设“甘将热血沃中华·探访抗日战场”专栏 , 从当年的抗战热土走进历史深处 , 从那段壮烈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 使之转化为强国强军的决心意志和接续奋斗 , 努力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 , 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 真正让和平永驻、正义长存 。
“八载干戈仗延安”
■郑蜀炎
延安|探访抗日战场丨八载干戈仗延安:民族的命运在这里得到解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历战火洗礼的延安 , 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一段历史 。如今的延安 , 高楼大厦林立 , 已成为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图①钟超摄) 。
这是一段光荣绽放却泣血如歌的凝重历史 。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又穿透魂魄的民族记忆 。
【延安|探访抗日战场丨八载干戈仗延安:民族的命运在这里得到解答】“兵家必争之地”是描述昔日战场最常用的词汇 。探访那些曾与日寇的血战之地 , 历史的生态如此真实而严峻地出现在眼前——这些烽燹血战的地域 , 岂止是兵家必争 。它分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救亡图存 , 断然无退路、必须以命相搏的生死之地 。
血染黄河的河防之战、杀机四伏之晋南伏击、红旗漫卷之晋绥屏障……在温习那些已走进时间深处的红色印记时 , 嵌入脑海的除了厮杀场景的回放、战场态势的解读 , 法国史学家雅克一个著名论断跃然而出:历史 , 就是人 。
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 , 兵临绝境的悲心彻骨一次次出现在战场上 。直到那些高举鲜红旗帜的人站在民族的前列 , 历史就成为一部跨越时空的英雄史诗 , 苦难的民族记忆从此开始见证胜利者的辉煌 。
用战场的胜利宣告民族解放的人 , 改写了历史悲剧的人 ,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
高原·重镇
关于80多年前的战场记忆 , 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处在风雨如晦的茫茫暗夜里 。中国战场 , 日本侵略者屠城掠地、斧钺临颈;国际战场 , 面对德国法西斯白刃喋血的闪电攻势 , “日不落帝国”的新首相丘吉尔承认“惶惑和不安替代了信心” , 忧虑自己的就职“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有一句话 , 叫“杀开一条血路” 。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 这绝不是形容而是写实 。在《房龙地理》一书中 , “日本”一章开头这样写道:“以牺牲邻居为代价开始征服世界 。”在当年日本流行的童谣中 , 充满着军国主义的腾腾杀气:“你马前飘的是什么?那是征伐的军旗 。征到底啊 , 伐到头……”
“胜利和牺牲一样 , 是没有其他替代品的 。”面对如此血腥疯狂的侵略者 , 只有狭路相逢的搏命、血溅五步的抗争 。诗人何其芳写在延安的诗句 , 描述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勇敢与浪漫——“战斗着活下来 , 或者战斗着死在敌人手里” 。
黄土高原 , 势关天下 。在历史凛冽的语境中 , “军事重镇”这个词 , 最早就见于对延安的评价 。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承载了中华文明进程中许多重大事件 。地理的偶合替代不了历史的选择 , 民族的命运却注定要在这个“历史现场”得到解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