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民族史话--慕容德被地震吓死
慕容德是后燕的范阳王 , 主要是镇守邺城 。 后来北魏领土扩大 , 把后燕截分成南北两部分 。 南面的一块归慕容德管 , 他就在滑台(河南滑县)自称燕王 。 第二年 , 滑台又被北魏攻占 , 慕容德不得不率众向东退却 , 攻取了山东青州一带 , 改称皇帝 , 是为南燕 。慕容德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幼子 , 也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最小的弟弟 , 虽然品德方面不是那么好 , 经常被人诟病 , 但他确实才能超群 , 出类拔萃 。 每当慕容垂有什么定不下来的事 , 一定会找他商议 , 兄弟俩的感情很好 。 但慕容德的忠心仅限于对慕容垂一个人而已 , 别人他并不放在眼里 。 直到慕容垂去世 , 北魏占领了大部分后燕领土 , 64岁的他才称帝 。 在中国历史上 , 这个称帝年龄排第二 , 仅次于67岁才称帝的武则天 。地处山东半岛的南燕地狭人稀 , 夹在东晋和北魏两大强权之间 , 想要生存下去并不容易 , 只有励精图治 , 广招流民、积极加强军备才可以 。 在这方面 , 慕容德做得的确比较好 , 短短几年 , 南燕已拥有步兵37万 , 战车17000辆 , 骑兵5万3千人 , 实力不容小觑 。当时 , 桓玄正准备篡夺东晋政权 , 并企图诛杀所有不服的人 , 多地官员担心自己被杀 , 纷纷投靠了南燕 。利用东晋内乱的时机 , 慕容德准备发兵攻打东晋 。 但大军出发之前 , 南燕境内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 在古人看来 , 地震是上天对子民宣泄不满的一种惩罚 。 一旦发生地震 , 掌握最高权柄的皇帝往往会被臣民指责 , 承受巨大的压力 。 很多皇帝遇到大灾难之后 , 会马上检讨自己的过错 , 还有很多不够强悍的君主 , 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 他们或是大赦天下 , 或是寝食难安 , 连皇位都坐不稳了 。正要发兵征讨东晋的慕容德也感受到很大压力 。 这次地震尽管并不强烈 , 但在他眼中绝对是不祥之兆 。 已经接近古稀之年的慕容德认为了 , 可能是讨伐东晋的举措并没有得到上苍的默许 , 所以才降下灾难 。 鉴于此 , 他决定立即停止南下攻势 。自以为受到谴责的慕容德龟缩在京城中 , 哪也不去了 , 但还是经常惶恐不安 。 征战多年 , 他觉得自己的手上沾满鲜血 , 总有一天老天会惩罚他 。 这次发生地震 , 让本来就惶恐的慕容德更加紧张 。然而 , 天灾又进一步加剧了 , 先是一条小溪突然变得浑浊不堪 , 然后南燕都城附近又一次发生地震 , 较上一次震感更加明显 。 惶惶不安的慕容德反复反省自己的过去 , 成了惊弓之鸟 , 但他还是没能想明白自己哪错了 。 不久 , 他在紧张和焦虑的煎熬中病倒 , 有时竟然吓得话也说不出来 , 虽然太医救回一命 , 可他始终觉得这是老天在惩罚自己 。 终于 , 这个惊吓过度的皇帝彻底失去信心 , 在无比惶恐中殒命 。慕容德去世时70岁 , 坐上龙椅只有6年时间 。 据说埋葬他的时候 , 连夜做了10多口棺材 , 分别从4个城门抬出 , 而且都被秘密安葬在山谷 。 到底哪一个是真 , 哪一个是假 , 谁都不知道 。 最终 , 也没人知道他的尸体到底埋葬在什么地方 。慕容德去世后 , 他的儿子慕容超即皇帝位 。 但东晋这时缓解了危机 , 发兵南燕 。 慕容超兵败率数十人出逃 , 被晋军俘获 , 押送建康(南京)斩首示众 , 慕容氏皇族宗室有3000多人也先后被诛杀 , 南燕至此灭亡 。
推荐阅读
- 我给中国乳品质量洗个地
- 在“黄金海岸”中国这样实现人工港口与海龟共生
- 当核聚变遇上3D打印中国使“人造太阳”更近一步
- 欺人太甚!近两个月美国全面围剿中国实录
- 纸老虎?俄媒:美国不敢与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
- 中国人不学西方的好
- 中国结
- 平原公子:谁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人
- 平原公子:台积电断供,中国科技不可“投降”
- 美政客企图剥夺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机会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