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绷紧弦 拉满弓 守住粮食能源安全

人民网“六保”地方策系列报道之四:绷紧弦 拉满弓 守住粮食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绷紧弦 拉满弓 守住粮食能源安全
文章图片

安徽省阜南县麦收场景 。蔡少平摄
6月6日 , 安徽小麦收获全面结束 , 较往年提前5天完成抢收任务 , 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 , 这是安徽又一个夏粮丰收季 , 特殊之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
“由于暖冬和上半年的高温天 , 今年的小麦开镰早 。 ”前阵子忙着抢收的安徽阜南县柳沟镇小麦生产合作社社长徐猛 , 并没有因为夏粮收割结束闲下来 , 1800亩地的花生赶趟儿种了下去 , 眼下正处于出芽期 。
粮食足 , 民心稳 , 保障粮食、能源安全 , 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
“五一”前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 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 , 进一步提出了“六保”要求 。 而“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是基础 , 更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 。
目前 , 全国上下粮食能源领域生产势头良好 , 为今年粮食与能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
收种势头向好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线”
【能源安全绷紧弦 拉满弓 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老徐家的地里 , 取代之前遍地金黄的麦芒 , 是看不到尽头的花生芽 。 在阜南县 , 麦子是主要农作物 , 很多都是由当地的专业合作社托管种植 。 由于播种时良种良法配套 , 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到位 , 不论是产量还是品质 , 老徐都很是满意 。
“虽然今年出现了‘倒春寒’和疫情 , 但对小麦整体影响不大 。 ”跟麦子打了20年交道的老徐说 , 由于赤霉病防治做在了前头 , 所以今年小麦质量没让他失望 。
手里有粮 , 心中不慌 。
2000公里之外 ,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农田眼下已经泛绿 , 玉米苗破土而出 , 水稻也基本结束插秧 。
同样作为农业大省 , 吉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也担负着重大责任 。 “跟过去种田不一样 , 我们现在都是问科技要效益 , 种植全程实现了机械化 。 ”说话间 , 榆树市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丛百元还不忘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账”:100多公顷的谷子和大豆 , 完成播种只花了5天时间 , 之前还种了800公顷的玉米 , 机械化真是省时省钱又省力 。
在黑龙江 , 一垄垄黑土地上 , 百姓们也在一个劲地赶进度 , 追农时 。 4月30日起 , 黑龙江就在全国率先实行高标准农田调度制度 , “7天数据、10天调度、15天通报”的推进机制 , 有效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 截至目前 , 全省免耕播种面积达1236万亩 。
多举全力保障 守住供应“支撑线”
早在疫情之初 , 江淮大地的春种春管就有序铺开 , 为今年的持续丰收打下基础 。
为解决小麦品种不一、收储杂乱、效益不高等问题 , 去年秋种 , 安徽在优质小麦基础上 , 突出抓了307个“片” , 发展订单生产 。 在这307个“片”的带动下 , 今年安徽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了2298万亩 , 占全部播种面积的53.4% , 实现了面积过半的跨越式发展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一方面加强粮油市场监测预警 , 建立联动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指导重点地区充实成品粮油库存 , 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 有效保障了粮油供应 , 确保了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
“全省各地均未启动粮食应急预案 , 无需动用地方储备粮 。 ”卢仕仁的话语里 , 透出粮食安全的底气 。
而吉林 , 则通过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集中、农机购置补贴向粮食主产县倾斜等方式 , 稳住粮食生产大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