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京剧旦角中谁是最早编演新戏的人?不是王瑶卿程砚秋,是梅兰芳( 二 )
原来 , 与孟素卿同班的还有妓女贾香云 , 也是受张傻子虐待迫害的良家女性 。 商人赵荫卿欲救贾香云 , 被张讹诈银两并诬告拐卖人口 。 案件诉至协巡营 , 帮统杨钦三受理其案 , 最终究明实情 。
本文插图
梅兰芳演《孽海波澜》
梅兰芳在他晚年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 , 就详细谈到过他当时为什么想编演新戏的原因 , 他说:“我初次由沪返京以后 , 开始有了编演新戏的企图 , 我不愿意还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不动 , 我要走向这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1913年我从上海回来以后 , 就有了一点新的理解 。 觉得我们唱的老戏 , 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史实 , 虽然有些戏的内容是有教育意义的 , 观众看了 , 总能多少起一点作用 。 可是 , 如果直接采取现代的故事 , 编成新剧 , 看的人岂不更亲切有味?收效或许比老戏更大 。 这一种思潮 , 在我的脑子里转了半年 。 慢慢的戏馆方面也知道我有这个企图 , 就在那年的七月里 , 朝文社的管事 , 带了几个本子来跟我商量 , 要排演一出时装新戏 。 这里面有一出《孽海波澜》 , 是根据北京本地的时事新闻编写的 。 ”(摘自《舞台生活四十年》___梅兰芳著)
本文插图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其实 , 梅兰芳排演这种新戏也是受话剧影响 , 他的这种新的尝试不能说不好 , 但为什么后来这样的戏他基本不演都挂起来了呢?他是这样谈的:“这样的戏对于我们也是新鲜事物 , 以前从来没有弄过 , 我们也没有考虑皮黄的特点 , 结果上了台全不是那么回事 , 过去戏里的一切程式这里全都用不上 , 一切动作完全写实 , 没有了水袖 , 抖袖、整鬓 , 老技巧根本没了一点用武之地 。 场面上也只是按照剧情 , 机械地把锣鼓家伙加了进去 。 ”
他虽然当时也发现了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些弊端 , 但他排演了这出《孽海波澜》以后 , 并没有觉得戏里的一些不利因素有什么阻挡 , 仍然兴趣盎然 , 接着 , 又排演了许多的时装戏 , 当然 , 他也开始改革服饰 , 唱腔化妆 , 排演古装戏以及传统新戏 。 比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太真外传》、《一缕麻》、《邓霞姑》、还编演了一些红楼戏 , 比如《黛玉葬花》 , 《千金一笑》、《俊袭人》等等 。
本文插图
梅兰芳演《太真外传》
他说:“我排演的新戏大致分这么几个类别 , 第一类就是穿老戏服装的 , 比如《牢狱鸳鸯》 。 第二类 , 是穿时装的新戏 。 比如《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 。 第三类 , 是我创制的古装新戏 , 比如 , 《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千金一笑》等 。 ”(摘自《舞台生活四十年》___梅兰芳著)
他有一个庞大的由文人、银行家、商人、艺人组成的策划谋士团 。 为他设计唱腔;排练身段;编写剧本出谋划策 。 在他们这些人勤奋的运作中 , 梅兰芳的一出出的优秀的剧目就这样冉冉的产生了 。 这其中齐如山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 他为梅兰芳编排了大型古装剧《霸王别姬》、《嫦娥奔月》、《洛神》、《天女散花》等戏 。
当然这其中和王瑶卿先生对他的帮助也是分不开的 。 因为辅佐梅兰芳的一些文人 , 剧作家 , 他们只懂剧本儿 , 对戏曲的唱腔 , 身段 , 调度层面就不是很懂了 。 所以 , 王先生在唱腔设计以及身段设计 , 舞台设计上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比如《西施》这出梅派古典新编戏 , 全程都有王先生对唱腔设计的参与 。
王先生对“四大名旦”的帮助非常大 , 他曾经帮助程砚秋先生完成了《锁麟囊》的编腔工作 。 那么其实梅兰芳的《西施》的编演 , 王瑶卿先生也是出力不少的 , 他在为梅先生编腔上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所以 , 近代京剧旦角的革新 , 王瑶卿是先行开拓者 , 梅兰芳以及四大名旦是实践者 。
推荐阅读
- 王一博,小清新|王一博夜晚拍电梯戏剧组烧香,更加害怕托人询问,导演挤角落陪拍
- 戏剧|《街舞》王一博首秀垫底,节目组吸取去年教训,新赛制避免一家独大
- 伦理电影|Netflix《咒怨:诅咒之家》戏剧体验:不怎么抱怨
- 林允|另一部积压的戏剧上街了,张新成林允宋威龙无法移动
- 快资讯|泰国戏剧《程心程意》第一季结束了,三对CP发糖,100%真糖
- 小乐谈天下|14岁黄多多健身秀线条,又做戏剧模仿,这么努力的她,为何让网友心烦?
- 私生饭|梁左戏剧人生:《我爱我家》让他大火,去世后却只剩张百万借条?
- 仝卓|高考各科成绩无效!中央戏剧学院发文:撤销仝卓毕业证书
- |文末福利|《成都偷心》一周年后,先锋戏剧如何持续焕新?
- |想看阿维尼翁戏剧节?这里有一份法国文化大礼包等你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