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互联网|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开卷知新)



行业互联网|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开卷知新)
本文插图

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台机器人发明至今 , 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 , 昔日科幻作品对机器人的许多想象已成现实 。 比如 , 人类已制造出蚂蚁、蝴蝶、飞天水母等形形色色的仿生机器人 , 能够做出高难度体操动作的人形机器人 , 能够表现出超过62种面部表情的机器人 , 等等 。 随着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 , 机器人不断被赋予与环境交互、模仿人类甚至自主学习等新技能 。
当前 , 在产业升级、健康服务、国防安全、太空探索、科考与资源开发等关乎人类未来的领域 , 机器人的作用日益突出 。 机器人研究正在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热点 , 许多国家都将机器人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技术行列 。
超越三大历史阶段 , 共融机器人领跑未来
回顾历史 ,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 第一代机器人相当于“遥控操作器” , 由人操作机械进行挖掘、搬运等工作 , 主要起到放大操作员力量的作用;第二代机器人能够根据离线编好的程序自动重复完成操作 , 目前工业生活中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就是这一类;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 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 , 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识别、理解、推理并作出规划决定 , 属于可自主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交互机器人 。 工业领域中负责搬运、焊接与装配等任务的工业机器人、服务行业中的扫地机器人和炒菜机器人等都属此类 。
机器人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经济各领域 , 但其灵活性和智能决策能力等方面尚显不足 。 比如 , 工业机器人感知能力较弱 , 只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 , 即主要在结构化环境中执行各类确定性任务 , 否则就容易出错甚至伤人毁物 。 这就是为什么工业机器人经常“单兵作战” , 甚至需要防护网将机器人作业区和工人作业区分开 。 服务机器人是应对未来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有效手段 , 但目前存在无法接受抽象指令、难以与人有效沟通、人机协调合作能力不足、安全机制欠缺等问题 。 特种机器人是代替人类在极地、深海、外星、核辐射场所、军事战场、受灾地域等危险区域执行任务的重要工具 , 但存在过度依赖编程和人类远程操作、自主性不足等问题 。
克服上述不足、有效扩展和延伸人类能力 , 是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共融机器人应运而生 。
实现“共融”目标 , 需要机器人技术多层面革新
共融机器人 , 是指能与作业环境、人、其他机器人自然交互 , 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 。 “共融”具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机器人与环境的自然交互 。 传统机器人在特定区域工作 , 目标简单、对象单一 , 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难有如此纯粹的环境 。 让机器人走出车间 , 走进山地、雪地 , 来到人来人往的街道 , 甚至让机器人和人一起在动态环境中协同作业 , 是共融机器人的第一重目标 。 二是机器人之间的互助互补 。 两个人可以抬起更重的物品 , 三人一组的F1赛车服务人员可以在两秒内更换一个轮胎 , 一台复杂的内科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和护士协作 。 机器人如何通过多“人”协作以实现单体能力的突破呢?这就是共融机器人发展的第二重目标 , 实现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互补 , 通过合作增强机器人整体功能和性能 。 三是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作业 。 与人合作 , 不单指听人指挥 , 共融机器人还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 人是复杂的、动态的 , 和人协作是对机器人更高的要求 。 这时 , 机器人不再被动等待人的协助、不再一味依赖人的编程 , 而要能够主动感知并解决各种问题 。
为实现以上与环境 , 与其他机器人 , 与人类共存、共事、共融的目标 , 机器人需要在“身体”“感知”和“意识”上进行革新 。
机器人的结构要更加柔软 , 不仅有“骨” , 还要有“肉” 。 机器人以钢铁铸就骨架 , 具有强大力量 。 但在这副“铁骨”之上 , 要长出柔软的“血肉” 。 比如工业机器人要满足铣、钻、抛、磨、削等制造任务需求 , 需要机器人结构具备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的顺应性 , 以实现曲面适应、柔顺抓取等功能 。 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应用 , 则更要求机器人结构从刚体、刚柔耦合发展为柔体、软体甚至流变体 , 以更好地适应使用者 , 保护使用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