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从“代步工具”到“第三空间”,汽车出行体验升级,相芯AI车载助手画龙点睛( 二 )


STA则是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计算机图形学结合 , 让计算机能够理解语音的内容并精细驱动虚拟形象的口唇动作、面部表情、肢体姿态 , 让车载助手在互动时更加真实细腻 。
通过上述两种技术的结合 , 原本略显生硬的AI车载助手瞬间显得有血有肉起来 , 不仅可以为驾驶和出行提供更愉快的体验 , 也画龙点睛般为智能汽车注入了强烈的个人属性与人格化特征 , 让代步工具变成可以提供陪伴和情感慰藉的“出行伴侣” 。
PTA和STA是相芯科技(FaceUnity)自主研发的技术 , 这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图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企业 , 一直以来都在为移动互联网、VR/AR等领域提供3D内容生成与互动的行业解决方案 , 致力于将好莱坞电影级的特效技术在消费级应用中的普及 。
相芯科技研发团队由业内重量级科学家领衔 , 他们在3D图形、计算机视觉、VR/AR领域拥有20余年研发经验 , 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直播、社交、游戏、智能家居、教育、广告营销、新零售、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 , 为智能汽车上的AI车载助手定制形象只是大量应用场景之一 。
超越传统车载助手的想象空间
传统车载助手的功能相对常规 , 具备虚拟形象的车载助手在功能上拥有更多想象空间 。
对于驾驶者而言 , 可视化AI车载助手可以提供驾驶辅助与车内设备控制等功能 , 譬如路线导航与日程提醒 , 或是调节椅背和车内温度 。 尽管有些功能传统车载助手也能实现 , 但具备虚拟形象的车载助手更像是坐在副驾驶上的领航员 , 无论是深夜下班还是长途自驾 , 可视化AI车载助手可以提供24小时足额陪伴 。
部分智能汽车装载了安全预警系统 , 车载助手会随时监测驾驶者是否出现了疲劳、分神、驾驶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并做出警告 。 传统车载助手的提醒方式较为生硬 , 容易激起驾驶者的厌烦和逆反心理 , 由用户定制虚拟形象的AI助手 , 则可以让驾驶者更积极地接受提醒 。
对于乘客 , 尤其是后排乘客而言 , 通常无法触碰汽车中控台 。 通过与车后座屏幕上的AI车载助手互动来下达指令 , 哪怕后排乘客也能分享智能汽车的科技体验 。
从从“代步工具”到“第三空间”,汽车出行体验升级,相芯AI车载助手画龙点睛
图片

▲ 后排屏幕可以与AI车载助手娱乐互动
另外 , 车联网将是物联网之后下一个庞大市场 。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 , 到2020年我国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
互联网时代 , 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 , 产生了QQ、微信、微博等现象级社交软件 , 车联网背后也孕育着同样的市场机会 。 随着道路越来越拥堵 , 人们在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 我们总会希望在车上的时间能够更有价值 , 或者更有趣 。
试想一下 , 北京内环 , 上下班高峰期堵在高架桥上 , 如果可以通过车联网与周边车主进行互动社交 , 也会是很有趣的场景 。 AI车载助手的虚拟形象 , 就能作为车主的社交形象 , 在一定限度能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 , 又能以动画形象保留个人特征 , 在社交性和安全性上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
从从“代步工具”到“第三空间”,汽车出行体验升级,相芯AI车载助手画龙点睛
图片

▲ AI车载助手与周边车主在虚拟空间互动
从代步工具到第三空间
车载助手或是关键
星巴克一直倡导让门店成为消费者的“第三空间” , 这也是星巴克起家的根本 。 所谓“第三空间” , 是相对于“第一空间“(家庭)和“第二空间”(办公)以外的概念 , 在这样一个非正式的空间中 , 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休闲放松 。
在城市中 , 随着出行时间不断增加、出行距离不断扩大 , 同时智能汽车在技术上也日益成熟 , 车内空间正成为“第三空间”的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车上获得足够的休闲与放松 , 为此 , 他们希望车里最好能有一个私人管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