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估值差异或是技术障碍

7月3日 , 中信证券(600030.SH)跟中信建投(601066.SH)在合并的传闻发酵下双双继续涨停 , 而中信建投市值也一度超越了中信证券 。 然而 , 两者的基本面情况却存在较大差异 , 尤其估值方面的差异巨大 , 市净率分别为2.09倍和7.5倍 , 此前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的市净率对价只有1.21倍 。
在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 , 两者如果真要合并其实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 , 估值差异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要双方股东都认可会比较困难 。 这跟2015年南北车的合并情况不一样 , 也跟中信证券过去多次趁市场低迷并购实力较弱的同行不一样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估值差异或是技术障碍
澄清并未浇灭炒作热情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双双涨停 , 两家头部券商合并传闻仍在发酵 , 7月2日晚间两者发布的澄清公告并未浇灭市场炒作的热情 , 不少投资者认为2015年南北车合并前后 , 也一度经历了先双双否认 , 然后全面实施的过程 。
7月3日收盘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总市值分别为3706.11亿元和3647.33亿元 。 同一家券商 , 中信建投AH股溢价率超过三倍 。
两大券商巨头“被合并” ,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 。 今年4月14日 , 市场就传言称“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两家公司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等 , 正就两家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 当时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也都发布了辟谣公告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在6月2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再次对该事项进行回复 , 公司并未听闻相关与中信建投合并的消息 。
“这事我个人认为是传闻 , 不止是技术上的 , 基本面上来看可能性也不大 , 更多只是二级市场炒作借口 。 ”关于两者合并传闻 , 深圳某知名券商高管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并不看好两者在市场火热之际合并的可行性 。
他补充道 , 虽然2015年的时候南北车的合并也经历过从否认到实现的过程 , 但当时南北车之间业务规模等数据相对接近 , 估值差异比较小 ,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 但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情况的确完全不一样 , 投资者不宜盲目类比 。
从2019年全年财务数据来看 , 中信证券营业收入431.4亿元 , 净利润122.29亿元 , 每股收益1.01元 , 每股净资产13.34元;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 , 2019年为7.76% , 虽然2019年行情较好 , 但中信证券的ROE水平连续四年低于8% , 跟2014年的12.18%和2015年的16.63%无法相比 , 而那两年超过10%的水平 , 正是在单日成交一度逼近2.5万亿元的牛市背景下实现的 。
中信建投方面 , 2019年总收入为136.93亿元 , 只有不到中信证券的三分之一 , 净利润55.02亿元 , 不如中信证券一半 , 每股收益0.67元 , 每股净资产6.09元 , 净资产收益率略高于中信证券 , 2019年为11.51% , 但2017年和2018年都低于10% 。
两者业务上更大的差异在于自营的业务规模 , 中信证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中信建投接近4倍 。 中信证券年报显示 , 2019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553.48亿元 , 同比增长43.61% , 占期末总资产比例为44.88% , 主要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增加及公允价值变动” 。 中信建投年报则称 , 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17.56亿元 , 同比增长60.06% , 占总资产的32.1% , 变动原因是“本期债券投资增加” 。
目前 , 两者虽然市值非常接近 , 但实际上估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数据相差比较大 , 相对接近的只有净资产收益率数据 。 而估值差异巨大 , 有可能成为两者合并的阻力 , 股东和监管层会不会同意是一个很大的未知因素 。
估值不匹配或让合并有技术障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