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中新社阜阳7月5日电 题: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作者 张俊 沈云鹏
在安徽淮河流域 , 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广受欢迎 , 它既具民歌多变的曲调 , 也有婀娜多姿的舞步 , 还讲述风土人情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 , 探访花鼓灯的传承之路 。
今年86岁的曹树芝老人是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他9岁开始学花鼓灯 , 13岁上台表演 , 退休后依然奔波于中小学和艺术团 , 传授花鼓灯舞蹈技艺 。
时尚圈了解到 据曹树芝介绍 , 花鼓灯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组成 , 舞蹈尤为重要 。 “花鼓灯的许多舞蹈身法来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 是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情感表达 。 ”曹树芝表示 , 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民众基础 , 才使得花鼓灯深受淮河两岸民众喜爱 。
年过古稀的陈玉华也是颍上花鼓灯非遗传承人 , 和曹树芝一样坚持在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线 。 她大胆创新 , 将戏剧花旦的手、眼、身步 , 融于花鼓灯的意、情、境中 , 特别是花鼓灯扇法功夫 。 陈玉华表示 , 花鼓灯是师带徒 , 老带新 , 代代相传而来 。 如今 , 作为花鼓灯非遗传人 , 更应该竭尽全力给年轻人传授花鼓灯艺术 。
在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练功房 , 墙上贴的是每日训练任务 , 从基本功到舞蹈排练 , 每个项目都有严格的标准 。 年轻的花鼓灯演员杨天保练习花鼓灯已10余年 , 他觉得很自豪 。
“现在花鼓灯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 喜欢这项表演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 ”杨天保说 。
近年来 , 颍上县花鼓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 将花鼓灯艺术与扶贫相结合 , 创作出《扶贫情谊深》《答卷》《走访》《扶贫轶事》等剧目 , 并走入街道和乡村表演 。
据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官方介绍 ,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花鼓灯 , 当地于2006年成立了颍上花鼓灯艺术学校 , 2009年成立了颍上花鼓灯艺术团 , 该团拥有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任教 , 培养出40多名专职演员 。 (完)
【编辑:张燕玲】
推荐阅读
- 薄情先生|「琼版」iPhone来了!央视探访海南电子产品免税店
- 健康报|实地探访高考考场
- 【】探访高考隔离考场——何时启用?如何运行?
- 我请父亲带我去探访铜钟岭那片古茶园
- 新华网|探访高考隔离考场——何时启用?如何运行?
- 新华社|探访高考隔离考场——何时启用?如何运行?
- 探访高考隔离考场——何时启用?如何运行?
- 北京日报客户端|疫情期间北京美发美容业有哪些防疫措施?记者全程探访
- 简单观察|记者探访实体店“无理由退货”10位消费者6位不知情
- 【】“隔离考室”有哪些不一样?高考前记者独家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