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全球首创!世界降糖领域刮起“中国风”

杨文英教授:“这一里程碑无论对中国糖尿病药品市场 , 还是全球糖尿病患者 , 都具有重要意义 。 我们相信dorzagliatin为解决2型糖尿病的病因带来了新希望 。 ”在刚刚落幕的2020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 , 中国研究者对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统计和上升预估给世界敲响警钟——未来25年内 , 糖尿病患者预计增加51%! 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 , 糖尿病前期患者比率达到了35.2% ,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给出了更加令人担忧的警告 , 他指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呈现上升趋势 , 目前还看不到拐点的出现 。 ”
医学界|全球首创!世界降糖领域刮起“中国风”
本文插图
ADA年会上公布的全球和中国糖尿病患病数据和预测走向 “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别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 但是控制患者病情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 , ”针对这一局面 , 朱大龙教授道出了当下治疗的困境 , 他呼吁 , “开发新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是我们所期待的 。 ” 近期 , 国内创新药公司——华领医药公布了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杨文英教授牵头的重磅新药研究(DAWN 黎明研究 ,又称HMM0302研究)成果——dorzagliatin(多扎格列艾汀)在二甲双胍足量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开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疗效和安全性研究24周结果 。这是这款由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研发的全球首创新药近期公布的又一好消息!中国2型糖尿病存在自身特点 ,中国研究正在努力最先注意到中国人2型糖尿病特征与欧美主要人群差异性的研究者之一 , 正是杨文英教授 。 2010年 , 时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的杨文英教授在NEJM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的研究论文 , 这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国存在远超过去估计的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 , 同时指出了在流调中发现的一个特别的现象——与高加索人种不同 , 中国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单纯餐后高血糖比例较高 , 而不像欧美高加索人种那样以空腹血糖高为主 。杨文英教授2010年发表于NEJM的文献 这一研究当时轰动了全球糖尿病研究界 , 不仅改写了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 , 也引起了全球对2型糖尿病诊断、流行病学、病因学等问题的探讨 。杨文英教授告诉“医学界” , 除了餐后高血糖比例较高 , 中国患者BMI更低 , “没有欧美患者那么胖 , 或者说我们胖不到那个地步就会得2型糖尿病” 。 也就是说 , 从肥胖这个维度来讲 , 中国人不需要很胖就要开始顾虑糖尿病的风险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杨文英教授进一步解释:“这说明许多中国患者并非因为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 而是β细胞功能出了问题 。 通过东西方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对比 , 显示出我国患者肥胖程度没有那么重 , 但是胰岛功能脆弱 , 早期功能丧失比较明显 , 因此我们单纯餐后高血糖比例更高 。 “ 杨文英教授强调了β细胞功能缺陷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 她说 , 目前学术界认为的糖尿病发生的几大原因中 , β细胞功能缺陷或功能丧失是一大路径 , 另一大路径为胰岛素抵抗 。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肥胖患者数量低得多的情况下 , 已经接近欧美 。 欧美肥胖率高 , 其发生高血糖的病理因素可能与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有关;中国患者没有那么胖 , 且由于代偿能力差一些 , 也不需要胖到那个程度 , 就得糖尿病了 , 这可能与中国人β细胞早期分泌能力的缺乏相关性更高 。对于这样的疾病特征 , 中国的医生和研究者们也在绞尽脑汁想着办法 。 这次华领医药发布的研究成果 , 即为中国医药人对这类糖尿病特征的一次攻关 。黎明已现 ,DAWN研究达成主要疗效终点 , 结果令人振奋本项由杨文英教授领衔的dorzagliatin(多扎格列艾汀)75mg BID在二甲双胍足量(格华止1500mg/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开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已完成24周研究 , 达成主要疗效终点 。在杨文英教授的带领下 , 该研究在全国70多家临床中心展开 , 入组了766名2型糖尿病患者 。 前24周为双盲治疗期 , 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dorzagliatin(多扎格列艾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或二甲双胍单药治疗 , 用以评估主要疗效与安全性终点 。 后28周为开放治疗期 , 所有患者都接受dorzagliatin(多扎格列艾汀)和二甲双胍治疗 , 以评价52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终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