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妈妈育儿经|正在夺走孩子的兴趣和快乐,父母的不恰当奖励

昨天表姐打电话问我 , 在日本买最新的苹果手机会不会更便宜些 。 我以为表姐要买来自己用 , 聊了会儿才知道是用来奖励她儿子上学期考了满分 。
之前因为疫情 , 一直没发工资 , 所以就先欠着 , 没买给儿子 。 可在他们复工后 , 儿子开始天天催 , 并威胁说如果再不兑现 , 他就不去上学了 。
表姐家并不算富裕 , 养着2个小孩 , 上面还有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的老人 。
表姐和表姐夫平时忙着上班 , 对孩子的陪伴不够 , 所以 , 总是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 。 刚开始 , 奖励省事又好用 , 可现在不但孩子要的礼物越来越贵 , 而且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物质了 。
其实我一直不赞成用物质奖励孩子 , 因为外部奖励存在边际效应递减 , 想要让奖励发挥作用 , 我们就不得不逐渐对奖励进行升级加码 , 迟早有一天 , 奖励会超出我们所能负担的范畴 。
比起盲目给予外部奖励 , 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 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
1.
过度奖励会摧毁孩子的兴趣 ,
使孩子变得势利贪婪
物质奖励是很多父母都喜欢采用的教育方式之一 , 但只能带来短期的效果 , 时间一长 , 会发现很多负面影响 。
在北京卫视的《爱幼星球》中有个家庭短片:
妈妈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 , 以金钱作为奖励 。 刚开始小孩还和妈妈讨价还价 , 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作业 , 妈妈拒绝后 , 她才不情愿地同意做数学题 。 做作业时 , 她都看着旁边的奖励 。
很明显能看出 , 小孩做作业的目的 , 就是为了获得奖励 , 学习这件事对小女孩来说变成了一个任务 。 这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
本来孩子是为了学到有趣的知识主动学习 , 但因为学习和物质奖励挂钩 , 孩子就会从“主动学知识”变成“为奖励而学” , 这改变了孩子的学习动力 。
《奖励的惩罚》一书的作者埃尔菲·艾恩通过大量研究发现 , 奖励会将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乏味 。
驱动力专家丹尼尔.平克也说过:“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 , 其效果会逐渐消失 。 ”
学习本是孩子自己的事 , 因为家长的“奖励掺和” , 让孩子变得功利 , 对“没利可图”的学习再也没了兴趣 。
孩子尝到了奖励的“甜头” , 一开始会很积极 , 可是次数多了 , 做事就变得非常被动 , 自觉性也会越来越差 。
影妈妈育儿经|正在夺走孩子的兴趣和快乐,父母的不恰当奖励
文章图片
很多家长会用钱和物质作为奖励 , 来让孩子做一些事情 。 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 , 然而这种奖励会让孩子认为这一切只是“交易” , 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回报”是自己应得的 。
这种所谓的奖励 , 会一点一点熄灭孩子本能的兴趣和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快乐 , 甚至让孩子变成一个对家人冷漠 , 对物质贪婪的势利鬼 。
2.
正确奖励才能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其实奖励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件坏事 , 如果使用得当也是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 。
同事家5岁的儿子 , 换了个学校后 , 变得胆小不说话 。 同事鼓励孩子讲出了原因:他不好意思当着新同学的面回答问题或者大声朗读 , 他怕答错或读错了被笑话 。
为了鼓励他克服心理障碍 , 同事给他特制了一张日历表 。 如果他当天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 交到新朋友 , 就可以得到1颗星 。
如果一个星期他能得到3颗星 , 就可以奖励到商店去买喜欢的文具或玩具;得了5颗星 , 他就可以在周末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 如看电影、打球、去游乐园 , 而且全家人都得服从 。 3个星期后 , 儿子变得自信多了 , 回家后经常开心地说老师表扬他了 , 他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 。
在第4个星期周末 , 同事带着孩子一起分析了这件事 , 同事对孩子说:“想做一件事情 , 努力去行动 , 会发现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 对不对?你看 , 通过你自己的努力 , 你感受到了朗读的快乐 , 也交到了新朋友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