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茶马古道上的脚夫

本文来自本人公众号西南滇藏和川藏茶马古道上的人工有两类 , 一类是马帮 , 一类是脚夫 。 为何不全用马而还要用人背 , 那是因为有些道路马不能通行 , 只能人走 。内江的朋友讲 , 他的爷爷就是川藏古道上的脚夫 , 其生存状况几乎是每日挑战生命极限 , 不是亲历者 , 外人很难想象其艰辛程度 。20世纪中叶以前 , 川藏线中雅安到打箭炉(今康定)一段 , 由于道路艰险 , 骡马难以通行 , 主要是依靠人力脚夫运茶 。 背茶包的脚夫长年累月地艰难攀行 , 遇到陡险地势 , 只有手脚并用 , 方能攀援通行 。 当地人俗称脚夫为“背二哥”或“背背子”背二哥与亲戚朋友结伴而行 , 二十个为“一朋” 。 亲友关系便于彼此相互照应 , 克服困难 , 有祸同当 。 一朋人中不乏父子同道 , 祖孙三代同行者 。他们选年高有德者 , 或久跑江湖并熟悉行业内外事者为“掌拐师” , 或称“拐子师”“大背师” , 就是该小团体的负责人 。脚夫每趟从茶商的库房里领取茶包 , 背往指定的地方 。 体力好的每趟可取20-25包 , 足有300至400斤重 。他们将领到手的茶包层叠摞好 , 用竹签串联固定 , 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 。 他们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 , 拐尖镶有铁杵 , 俗称“拐筢子”“墩拐子” 。茶包一旦上背 , 沿途一般不得卸下歇息 。 爬山途中遇有平缓处 , 领头的掌拐师便会审视路段和脚夫负力情形 , 需歇气时嘘一声口哨 , 用拐子在地上杵三下 , 示意大家找地方歇息 , 调整呼吸 。脚夫们依次传递信息 , 一朋人一字排开 , 将拐杖戳在地上 , 用拐杖支撑起背上背的茶包 , 好放松肩上的肌肉 , 挺直腰背歇脚片刻 。由于一朋人动作训练有素 , 较为协调 , 间隔距离较整齐 , 即上坡70步 , 下坡80步 , 平路110步 。日久天长 , 古道上便按照这样的距离留下了拐尖铁杵扎下的痕迹 。从雅安到打箭炉要翻越高过万丈的二郎山 , 路途十分艰险 。 身背几百斤茶包的背二哥要徒步而行 , 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他们的装备极其简单 , 胸前系着一个椭圆形的小篾圈 , 俗称“汗剐子” , 专用于刮汗 。途中自备食物 , 即玉米面和小袋盐巴;冬天冰天雪地 , 道路很滑 , 必须穿“脚码子”(套在鞋上的防滑装置 , 多用草绳、麻绳等做成) , 主要作用是增大摩擦系数 , 才能平稳行走 。民国时期入藏考察的学者刘曼卿称:“自雅至炉则万山丛脞 , 行旅甚难 , 沿途负茶包者络绎不绝 , 茶一包重约二十斤 , 壮者可负十三四包 , 老弱则仅四五包已足 。 肩荷者甚吃苦 , 行数武必一歇 , 尽日仅得二三十里 。 ”顺便解释下 , “万山丛脞” , 指密集的小山包 。 “数武” , 不远处 , 没有多远的意思 , 就是走不多远就要歇息一下 。四川那个年代还有一个群体就是纤夫 , 那是生存极为艰难的一个群体 , 和脚夫比较 , 脚夫的生存艰难程度更甚 。记得刚记事的时候 , 我的爷爷告诉我 , 他有时候连续干活累到想去死 , 不亲历者 , 谁解其中味?当年茶马古道上的脚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