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周小川:疫情加大社交疏离,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 二 )


疫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
今年以来 ,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加速 。 周小川认为 , 疫情加大社交疏离 , 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 。
事实上 , 中国一直鼓励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 。 2016年 , G20杭州峰会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 , 中国的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 金融科技企业更是把普惠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业务突破口 。
过去 , 传统的普惠金融业务往往把焦点放在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获得贷款的难易和成本上;现在 , 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大大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半径 , 而且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类别 , 从账户开立、支付、存款、理财到贷款、保险甚至期货交易 , 基本金融需求和升级的金融需求全部涵盖 , 而且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移动终端完成 。 周小川说 , 我们知道 , 世界银行在编制全球普惠金融指标时就十分重视多类别的普惠金融服务 , 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对小微企业和居民的贷款 。 疫情也进一步突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优越性 。
周小川认为 ,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 , 为小微企业纾困;无需线下分支机构 , 零距离接触长尾客户 , 提供低价、便捷的服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生成个人信用信息 , 减少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的依赖 , 降低金融机构信用管理成本 。
“预计后疫情时代 , 用户会更加认同无接触式金融服务 , 金融数字化转型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 ”周小川说 。
但周小川也指出 , 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 各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和金融服务技术标准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同时 , 各国和各地区更要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 防止边远山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或老年人由于无法接触或有效使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成为信息弱势群体 , 被排斥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之外 。 这个问题在疫情下尤其不容忽视 。 此外 ,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要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 需要在普惠性与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
【体系|周小川:疫情加大社交疏离,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
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