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二 )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本文插图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 , 发现这样深度的美 , 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 , 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 。 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 , 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 。 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 , 移动了方向 , 才能面对美的形象 , 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 , 再把它放射出去 , 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 , 才成为艺术 。 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 琴曲《伯牙水仙操》的序上说:
伯牙学琴于成连 , 三年而成 。 至于精神寂寞 , 情之专一 , 未能得也 。 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 , 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 。 ”乃赉粮从之 , 至蓬莱山 , 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 , 旬日不返 。 伯牙心悲 , 延颈四望 , 但闻海水汩波 , 山林窅冥 , 群鸟悲号 。 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翳洞庭兮流斯护 , 舟楫逝兮仙不还 , 移形素兮蓬莱山 , 歍钦伤宫仙不还 。 ”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本文插图

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 , 生活上的异常遭遇 , 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 , 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 , 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 , 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 。 这个“移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栗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 , 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本文插图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 , 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 , 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 。 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 ,
十二珠帘夕照红 ,
今日忽从江上望 ,
始知家在画图中 。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 , 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 。 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 , 从远处来看 , 才发现家在画图中 , 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本文插图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 , 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 。 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 。 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 。 帘子造成了距离 , 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 , 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 , 呈显出生命的华美 , 就像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宗白华 | 美从何处寻
本文插图

这节奏 , 这旋律 , 这和谐等等 , 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 , 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 , 而是具有丰富内容 , 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 。 形象不是形式 , 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 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 , 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 。 所以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 , 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 ”又说:“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 , 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 。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不仅是如此这般的一种格式或图形 , 而是一种恰是如此思想感情的方式” , 而具有着理想的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 , 以致我们看不见所谓诗 , 而但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诗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 。 这里就是“美” , 就是美感所受的具体对象 。 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 , 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 。 就像物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 , 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 。 所以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 。 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