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才不只是输在了版权上( 三 )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 , 如果把996、房价、丈母娘等因素比喻成一座座大山 , 那么耳机线就是提供给那些在大山压迫下的当代青年们的输氧管 , 耳机线中传来的音乐则是能让这些青年们喘口气、获得片刻安宁的氧气 。
讲道理 , 小柴并不太喜欢这个比喻 , 一方面是因为它有点丧 , 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另外一方面则在于 , 这个比喻有些不够准确 。
氧气这种东西 , 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标准品……不管是哪个厂商生产的 , 吸起来其实都没差 。
很显然 , 音乐这玩意却是千差万别的 , 古典与流行、蓝调与爵士、摇滚与民谣……正所谓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 每位用户的音乐品味都是独特的 。
非要用其他东西来比喻的话 , 我倒更喜欢把音乐比喻成餐厅 。
就像食客是跟着厨子走的 , 而不是跟着馆子走的那样 , 那些音乐爱好者往往也都是追随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创作者 , 而非某个单独的音乐平台 。
换而言之 , 真正能够决定用户去留的其实不是平台 , 而是平台上的那些音乐创作者 , 所以我们在讨论一个音乐平台app的兴衰时 , 是万不能脱离音乐人群体而只去讨论平台本身的 。
如何从音乐人群体的角度来分析音乐平台的兴衰呢?
其实说起来也不难 , 无非就是两个字——恰饭 , 谁能更好地解决音乐人的恰饭问题 , 谁就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音乐创作者 , 进而让更多的用户(听众)闻风而来 。
必须注意的是 ,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音乐人群体的恰饭问题”并非单指版权 , 毕竟能卖版权的歌手百里挑一 , 绝大多数歌手压根没资格靠版权来赚钱 。
从零几年许嵩、汪苏泷、徐良等第一代网络歌手走红开始 , 整个音乐界的创作生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
早年间音乐圈创作者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卖唱片这一条路 , 整个链条上无论是词曲作者、唱作人、歌手 , 还是编曲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DJ 等后期 , 其收入本质上都是来源于这一部分唱片的销售 。
但是随着网络音乐的崛起 , 传统的唱片时代就此一去不复返 。
再加上那个时代版权意识淡薄 , 甚至各大音乐公司都带头在互联网上免费传播歌手制作的歌曲 , 因此音乐人的盈利方式变成了“制作歌曲发上互联网、歌曲走红、歌手获得人气、歌手团队再自己想办法以演唱会甚至是卖周边等方式来将人气与粉丝变现” 。
这条道路显然比过去的唱片模式要难上许多 ,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懂得商业运作的歌手团队而言相当具有挑战性 , 以致于大量音乐人在那段时间里纷纷退圈、改行 ,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所谓“华语乐坛失去十年”的出现 。
毕竟人都是要恰饭的 , 没法用爱发电一辈子 。
这一切直到不久前才开始得到改变 , 随着国家与民间对于版权意识的不短重视 , 数字专辑、会员分成等适用于数字时代的歌曲盈利模式才开始真正落地执行 , 那些搞原创音乐的制作人终于又一次脱离了“靠在街头卖唱”来维持温饱的尴尬境地 。
这可不是小柴在这里危言耸听 , 根据普华永道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 , 在2014年中国音乐市场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现场音乐”(也以理解为线下) , 至于唱片这一渠道带来的收入接近没有 。
但是数字专辑时代毕竟不同于唱片时代 , 这两个时代最大的一个差别就在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天翻地覆 。
这一改变为音乐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
从现阶段来看 , 最大、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翻唱者地位的直线上升 。
在过去 , 由于音乐的传播以唱片为主 , 导致翻唱者无论是在成本上 , 还是传播速度、传播面积等领域都远远落后于原唱 。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 , 对于那些老歌、经典歌曲 , 人们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原唱版本 。
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不一样了 , 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以及传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 原唱相比于翻唱的优势都被极大地抵消了 , 非常容易出现某个翻唱版本一夜爆红从而后来居上超过原唱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