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么忙,到底是为了啥

谢邀不为了什么,大多数时间我们只是在设立一个虚幻的目标然后以其为真而去拼搏一生,其实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大多数人忙是为了生存,少部分人忙是因为他们是系统选择的把系统最当真的一群人。这个系统吞噬了太多人口,太多人口依赖这个系统,因此为了这个系统的运行,我们不停的忙,到死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地球一趟,为什么会这样喘不过气来。这就是现代世界的荒谬,也可能原来就存在,但是现在的世界是把这种荒谬达到了极致。
■网友的回复
我们那么忙,到底是为了啥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那换个方式再问一次,「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BCG顶尖顾问教你转型思考术》一书建议,当客户预测未来时,可以暂且抛开传统「预测性思考」(predictive thinking),改采「预期性思考」(prospective thinking),多问「如果这件事发生的话怎么办(what-if scenario)」,针对几个相对极端的情境去做准备。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罗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在《领导最好的自己》书中也说,厘清自身渴望的方法之一,就是问自己一个极端的假设性问题,然后回答你会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原因。想像「自己来日无多」,正是这种极端的假设性问题之一。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件事抽象到无从想像起,但是却很值得你花点时间,静心想想自己会怎么回答,并且写下答案。想像自己来日无多,逼问出最渴望的目标珍妮佛.艾斯特(Jenifer Estess)就是一夕间突然要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真实案例。这位满怀抱负的戏剧制作人,35 岁时被诊断出渐冻人症(ALS),预计只能再活3~5 年。许多人建议艾斯特的家人,可以开始为她准备后事,但是她的姊妹却不愿放弃,努力寻找治愈的方法,并募款资助先进的医学研究,梦想着有一天ALS 患者不用像她们一样无助。六年后,艾斯特不幸离世,但是这场硬仗并未停歇,她的姊妹仍然持续投入,为她们的理想奋斗到最后一刻。或许,这一家人是被逼到绝境了,才展开这一系列与命运搏斗的行动。不过,柯普朗在书中引述这个故事,正是要期许每个人,能在自己的身心都健全、资源也最充足的情况下,事先透过想像「自己来日无多」,追寻自己的理想与愿景。模拟自己的告别式,最终你想留下什么?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提出的「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概念,也是常见的极端假设性问题之一。柯维请读者假设自己现在正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现场后,发现亲友们齐聚一堂,竟然是为了向你告别。当下,你最希望亲朋好友怎么描述你的一生呢?「人生盖棺论定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标。」柯维指出,透过预想自己到了生命尽头,可以发掘出人们最根深柢固的价值观,进而探究出最终愿景。柯普朗在《领导最好的自己》中,还提出了以下几个假想情境,看看在如此极端的情境下,你最执着、最在乎的事会是什么?
如果只剩下一年生命,你会怎么度过?如果你有足够的钱让自己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你会从事什么事业?如果知道自己未来绝对会成功,你会选择什么工作?想像你跟儿孙分享丰功伟业,你会怎么描述你自己呢?如果你身处自己的葬礼上,你会希望大家怎么谈论你? 【我们那么忙,到底是为了啥】 愿意拿生命交换的事,就是你的人生目标市中心有两栋50 公尺的高楼,相隔11 公尺。如果有人能走过横跨这两栋高楼屋顶间约30 公分宽、3 公分厚的木板,我保证给他500 万美元奖金,你有兴趣尝试吗?这是我经常在工作坊中提出的问题,通常大家都兴趣缺缺,30 人可能只有1 个人举手;接着,我把奖金提高到5000 万美元,这时,有四、五人举起手来。于是我再次改变假设情况:如果为了抢救家人生命,你必须从木板上走过去,谁愿意冒这个险?结果不难猜想,每个人都把手举了起来。透过这个小练习,洛尔想传递的讯息,并非要我们将「避免家人受伤害」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当生命里有个伟大目标时,我们会多么愿意为它付出一切,去冒险、去改变,甚至牺牲生命。当奖赏是巨额奖金时,很少人愿意铤而走险,但是当木板的彼端站着亲爱的家人时,人人都奋不顾身地冒险。请仔细想想,生命中有什么事情,是你愿意用生命去交换的吗?现在,就请你找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空间,敞开心房,认真地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听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答案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