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海康,为何强?( 二 )
这么多年来 , 我们一直在扎扎实实做产品 , 每个产品都与测试报告相吻合 , 每个产品都会经历严格的测试:包括老化试验、HALT(高加速寿命试验)、EMC(电磁兼容测试)、UL认证等等 。
我们是真的把研发过程管控起来了 , 过去样机出来了就立马发布 , 现在样机出来之后还需要最短45天才能发布产品 , 提供样机给别人频繁测试 。
壮大之后 , 很多中国企业想着出海 。
出海难 , 出海做品牌更难 , 外界对我们存在认知偏见是一大要素 , 需要打造质量更优、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也是关键 。
中国安防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碰到的问题 , 主要有三个:
一、产品本身 。
大多时候不是技术实力不够而带来的产品缺陷 , 而是体现在与客户的线下沟通层面 。
要尽可能贴近海外用户的使用感受及满足他们的使用习惯 。 譬如 , 海外客户对产品易用性的要求比国内用户高 。 海康出海前 , 大量用户已经被日韩系公司教育过 。
后面我们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 , 包括对DVR的操作界面、客户端软件、手机APP进行大幅调整 , 各个研发部骨干每天都在海外跑 , 听客户的骂声 。
二、市场秩序的把控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品牌出海需要足够的专业水准、需要做好长期的谋划布局、需要比较准确的业务节奏 。
我所看到的 , 很多企业出去就是当个简单的卖货郎 , 比谁更便宜、比谁嗓门儿更大 。
三、服务 。
遇到某些承诺性售后问题会玩快闪 。
海康一直教育员工 , 一是产品质量要靠得住 , 二是责任划分要搞清楚 。 不要搞事情 , 但真的出了事情也不要逃 , 有问题就要去解决 , 而且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去解决 。 稳定性只是表面现象 , 关键是谁在支撑这个承诺 。
在海外 , 我希望海康能够成为他们的FIRST CHOICE(第一选择) , 这也是我们对自身的期许 。
我们不想做高富帅 , 也不是高富帅;我们是经济实用男 , 是靠得牢的经济实用男 。
我希望别人想到海康威视的时候 , 能够像想到IBM、SONY一样 , 给人以一种厚重感 。
关于未来做什么、不做什么 ,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
不同的产业阶段会有不同的策略 , 谁适应它谁获得发展 。 做安防这么多年来 , 海康其实一直采取的是跟进策略 , 我们并没有刻意要去做某件事情 。
比如海康原先不做软件而被华三吊打 。 华三因为做系统软件 , 签了100多个平安城市项目 , 我们被迫去做软件、被迫去做解决方案 。
比如海思的3512方案没有赶上 , 后来的3515方案我们顺势跟进了 。 海康模拟摄像机CCD原来420线都没有做 , 后来CMOS跟进 , 我们也是必然要去做 。 你不做别人会去做 , 别人做了你也必须做 。
至于产业格局 , 这个行业可能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混 。
大厂的业务线非常多 , 分到安防线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 另外这个市场应用环境、商务环境非常复杂 , 不可能像IT产业那样高举高打 , 它还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
后期 , 一定有一个时间点会来到 , 家电、电脑、手机等行业都是一样 , 规律是不可回避的 , 只有顺应规律去做才能成事 。
谈到海康的危机 , 那就太多了 ,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技术是否跟得上 , 自己的营销是否跟得上 , 自己的供应链健不健康 , 自己的业务管理完不完善等等 , 外部危机反而是次要的 。
我们现在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海量需求 , 而不是被排名和量所困扰 。
受访者(二):海康威视某质量经理
要点归纳:
1、产品质量优先级最高 , 严格执行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产品、不制造不良产品、不留住不良产品 。
2、多权分立、相互制约 , 任何时候都要秩序化生产 , 任何工作都要有秩序 。
3、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原则 , 四大手段运用:组织、流程、IT手段、文化 。
推荐阅读
- 行业互联网|纬创将昆山iPhone制造厂卖给立讯,为何不愿出售印度厂?
- AI财经社|谷歌云为何“放弃”中国市场?有人为它算了账,投入产出比太低
- 行业互联网|超1800家企业退圈!电子烟风口为何飞不起来了?
- 行业互联网|原创 钉快评:酷开为何谋求独立上市?
- 清朝|宫女都是百里挑一的美女,为何在清灭亡后,宫女成不了婚
- work|分布式系统设计理念为何这么难学?
- |为何GPS可以全球免费使用?北斗却要收费?知道真相后恍然大悟
- 中年|中国警察使用了30多年的三轮摩托, 为何现在会被逐步撤销?
- 中年|电影《日本沉没》中,日本为何认为中国会接受难民?
- 电视|张卫健当年拍《西游记》为何拍一半换成了陈浩民?看完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