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


“这是构建全球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甚至量子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 ”
获得《自然》杂志审稿人上述赞誉的 , 是 2020 年 6 月 15 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基于纠缠的 1120 公里安全量子加密》(Entanglement-based secure quantum cryptography over 1,120 kilometres) 。


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
本文插图
该论文展示了:没有用地面中继器情况下 , 借助“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在相隔 1120 公里的两个地面站之间 , 成功实现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 此外 , 论文结果还显示 , 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 , 通过物理原理依然能实现安全量子通信 。
“墨子号”是中国乃至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在 2011 年正式立项 , 于 2016 年 8 月由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升空 , 其目的是实现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
要理解上面论文成果 , 得先了解一些量子通信的技术背景 。
先要说明的是 , “量子” 这一概念 , 并不特指某一种具体粒子 。 光子、电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都是量子范畴 。
量子通信因其信息保密性 , 被视为加密传输消息的利器 。 理论上 , 量子信息传输瞬时完成 , 是不可破解的 。
但实现层面上 , 为了交换加密消息 , 量子通信需要使用光子分布密钥(加密和解密密文的“钥匙”) 。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简称 QKD) 。

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
本文插图
由于随着传输距离变长 , 光子损耗会迅速增加 ,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 两个用户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距离 , 被限制为大约 100 公里 。
要延长距离并且避免光子损耗 , 得加入中继器 。 但只要涉及中继节点 , 就会有被他方控制的风险 。
比如 ,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 , 虽然提供了 2000 公里的光纤量子网络 , 但有 32 个中继节点 , 每个节点安全都需要人为保障 。
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
本文插图
取代地面中继器的一个方法 , 是利用量子通信卫星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
2018 年 1 月 , 在自由空间信道 , 中国和奥地利利用 “墨子号”, 实现了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 距离达 7600 公里 。 但如果采用这种方法 , “墨子号”卫星掌握着用户分发的全部密钥 , 如果卫星被他方控制 , 就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 。
【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利用量子的纠缠特性 , 成为解决这种风险的一副良方 。 量子纠缠是指 , 两个或多个粒子相互依存的状态 , 即使它们相隔数光年之远 。 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 , 无论相隔多远 , 只要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 , 另一个粒子状态也会相应确定 。
从物理原理上说 , 由于对量子的测量 , 发生在地面站用户端 , 纠缠源(卫星)不掌握密钥任何信息 , 即使卫星被他方劫持了 , 密钥也不会泄漏 。 但在该论文发表前 , 基于卫星纠缠的分发 , 不仅效率低下 , 而且错误率高 , 不足以支持量子密钥分发 。
PingWest品玩|卫星被劫也不会泄密,这项量子通信研究为什么重要?
本文插图
因此 , 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 实现基于纠缠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 , 成为量子通信商业化、实用化的关键 。
至此 ,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量子密钥分发过去的技术局限:如果没有地面中继器 , 那么两个地面站(用户)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 , 最远只能到 100 公里 。 如果借助量子通信卫星 , 会有被劫持风险 , 因此需要借助量子的纠缠特性 , 但纠缠分发的效率又不够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