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奇兵|「智库声音」蔡晶:印度应走出“边境战略”的迷思

蔡晶:印度应走出“边境战略”的迷思
作者:蔡晶 ,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华大国关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6月15日 , 中印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再次发生冲突 , 并致使人员伤亡 。 6月16日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采访人员会上表示 , 印度部队于6月15日两次越界挑衅 , 导致双方边防部队发生严重肢体冲突 , 中方已向印方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 。
装甲奇兵|「智库声音」蔡晶:印度应走出“边境战略”的迷思
文章图片
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等地的对峙已持续一个月有余 。 双方通过既定的外交和军事渠道进行对话和沟通 , 6月以来 , 似乎出现了向好的态势 。 双方在进行外交部司长级对话、军方多轮会谈等形式的磋商之后 , 均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边境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沟通 , 并达成了共识 。 6月10日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采访人员会上表示 , 中印双方正按照有关共识采取相应行动 。
因而 , 此次中印再起冲突并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似乎发生得有些突兀 。 至少传递出三种信息 。
第一 , 中印边境问题具有复杂性 , 反复性、短期内可能具有持续性 。 其妥善解决需要双方付出更大的努力 。
第二 , 人员伤亡的情况提升了此次冲突的烈度 , 或致使边境地区局势乃至双边关系更加复杂 。
第三 , 印度似乎仍未放弃藉由中印边界问题谋局的意图 。
客观来讲 , 中印边界存在争议地区 , 两军部队在争议地区出现摩擦或冲突在所难免 , 应属偶发事件 , 边境整体局势应当是稳定、可控 , 于大局无碍的 。 但实际上 , 在中印边境问题上 , 印度更为敏感甚至极端 , 同时也始终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 不仅频频在边境地区挑衅滋事 , 甚至妄图染指我主权地区 , 暴露出明显的战略野心 。
若将中印边境问题放置在中印关系的框架下来看 , 会发现边境问题不仅是印度对华心态的一个缩影 , 也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个难解之结 。 在对对方角色认知的问题上 , 中印之间存在明显错位 。 印度把中国视为其谋求大国地位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的潜在威胁 ,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 , 丝毫不放松戒备和防范 。 印度近年来频繁在边境地区修路修桥兴基建 , 也表明了对双方在国力、军事力量等方面所存在的客观悬殊的极大担忧 。 一旦感受到来自边境地区的战略威慑或军事压力 , 印度便可能采取冒进的行为加以试探并试图改变现状 。 同时 , 中国的忍让、以及一贯对其释放的友好和善意 , 反而常常遭至歪曲和误解 。 因此 , 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不免在边境问题上有所反应 。
【装甲奇兵|「智库声音」蔡晶:印度应走出“边境战略”的迷思】目前 , 印度面临着境内的疫情持续严重的压力 。 截至6月15日 , 印度的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33万例 , 位居世界第四 , 对本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 。 即便如此 , 莫迪政府的民意基础依然不减 。 这恐怕与当下印度在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边境问题上的表现有关 。 印度的“国家安全棋”鼓舞了国内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氛围 , 向民众塑造了一个处于实现大国地位进程中的“自尊”、“强硬”、“坚决”的国家形象 。
印度境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 也促使了反中情绪发酵 , 一度出现了“移除中国应用”(RemoveChinaApps)的程序 , 因疫情带来的非理性、因边境问题带来的国家安全情结又进一步催化了民族主义情绪 。 此次中印边境冲突的人员伤亡事件或会更加激化这种情绪 。
事实上 , 对于印度而言 , 愈是在危机时刻 , 愈是应当摈弃战略思维中的投机和摇摆政策 。 印度目前并不具备在大国博弈中游刃有余的实力 , 更不应当寄望于在中美战略博弈中谋取现实利益 。 一方面 , 中国既不是其想象中的那样具有“国强必霸”的扩张性和侵略性;也不是其想象中的具有战略保守性 。 另一方面 , 美国是在“美国优先”的前提下拉拢和利用印度 , 对印度而言 , 既不是一个可信赖的“全面的全球战略伙伴” , 也不是一个会在印中关系上给予印度无条件支持和帮助的可靠盟友 。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频频动作 , 不仅无益于印度战略筹谋的实现 , 反而会分散印度处理国内疫情、经济、民生等主要矛盾的精力 , 使印度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