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国|中国古建筑中支摘窗有哪些结构特点?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国古建筑中支摘窗有哪些结构特点?
建筑门窗作为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明的组成部分 , 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中国的园林营造风格讲求意境和自然 , 中国古人在制作窗子时 , 是对美、空间关系、室内效果的思考 , 含蓄、雅致、若隐若现 , 体现了中国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古代窗种类主要有直棂窗、槛窗、支摘窗、什锦窗等 。 最早的直棂窗(窗框内用方形断面的木条即直棂条竖向排列犹如栅栏的窗)在汉墓和陶屋明器中就有出现 , 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 。 从明代起 , 它在重要的建筑中逐渐被槛窗(有横直图案的格子窗)取代 。
本文插图
唐代以前以直棂窗为主 , 其固定不能开启 , 因此功能和造型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 宋代起开关窗逐渐增多 , 槛窗开始兴起 , 在类型和外观上较直棂窗都有很大的进步 , 因其除了大量使用方格外还有球纹、古钱纹等 , 不仅改进了采光条件 , 还增加了装饰效果 。 随后明清出现了支摘窗 , 此窗分为内外两层、上下两排 。 在清代中叶之前 , 门窗全由实木制作 , 窗户上糊纸 。 之后 , 玻璃传入中国并开始镶嵌于木窗框内 , 起到采光、遮风、挡雨的作用 。
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支摘窗 。 支摘窗 , 亦称和合窗 , 即上部可以支起 , 下部可以摘下 。 明清以来 , 在普通住宅中常用 , 在一些次要的宫殿建筑中也有所使用 。 故宫内支摘窗多用于内廷居住建筑及配房、值房等 。
支摘窗一般用在住宅、居室的次间、梢间、尽间间间的前檐 , 少数也有前后檐同时使用 。 北方民居经常采用这种外檐装修 。 支摘窗在南北民居中有不同的具体样式 。 北方常在一间当中立柱 , 隔成两半 , 分别安窗 , 上下两扇一样大 。 南方则常在一间当中立柱两根 , 分为三等分安窗 , 并且上段支窗长与下段摘窗 , 一般比例为三比一 。
本文插图
而苏杭一带的园林与民居中 , 支摘窗多做成上、中、下三段 , 富于装饰性 。 这种上、中、下三段的支摘窗 , 又称为和合窗 , 其上下窗上固定 , 中间窗扇可以向外支起 。
支摘窗没有风槛 , 两抱框直接与榻板相连 。 风槛是安装窗扇的框槛中的下槛 , 较小;而榻板则是平放在槛墙之上 , 风槛之下的木板 。 支摘窗由中槛或上槛、风槛、抱框、间柱、榻板、窗扇等组成 。 中槛或上槛、抱框的尺寸、作法与明间隔扇基本相同 , 风槛、榻板的尺寸 。
作法亦与槛窗基本相同 , 间柱的看面、进深尺寸同抱框 。 在支摘窗装修中 , 也有不使用风槛的 。 支摘窗的中槛与明间隔扇的中槛平齐 , 中槛以上随明间隔扇做法 。 檐里安装的支摘窗一般没有中槛 , 支摘窗安装在上槛的下面 , 槛墙、榻板的上面 。
【古建中国|中国古建筑中支摘窗有哪些结构特点?】
本文插图
支摘窗窗扇在每一开间中分做上、下、左、右4扇 , 间柱居中 , 窗扇做成内外双层 , 上扇为支窗、下扇为摘窗 , 支、摘窗均用在外扇 。 传统的支摘窗上支扇糊纸 , 里扇糊冷布或钉纱 。 下摘扇有糊纸的 , 也有做成薄板的(护窗板) , 里扇为大玻璃扇 。 大玻璃扇有作边梃、仔边的 , 也有只作夹杆条(仔边)而无边框(边梃)的 。
支摘窗窗扇边框(边梃、抹头)的尺寸 , 需根据柱径尺寸而定 。 即窗扇边挺、抹头的看面为柱径的0.224 , 进深为柱径的O.133 , 也可参照明间门的边梃、抹头尺寸确定 。 在实际设计或制作时 , 可灵活运用 。 如民间的一些小式房屋 , 其柱径就不是按规定的比制作的 , 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房屋建筑的大小而定 。 支摘窗扇仔边的断面尺寸同隔扇 。
推荐阅读
- 爱红聊旅游|在中国的外国游客人数正在迅速增加,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惊讶
- 旅行趣事现场|中国“最坑人”的4大景点,鼓浪屿上榜,游客表示不愿去第二次
- 爱旅游的小米啦|中国人一生“必去”的4座城市,时间在忙也要去,看看你去过几座
- 中国易经风水宝典|独家【每日宜忌】2020年7月21日
- 中国旅游新闻网|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首批先行者
- 西双版纳|云南的夜探,才是中国夜探活动的王炸
- 旅游与摄影media|永兴中国第一银楼,耗银五万余两,却曾入围十大丑陋建筑!
- 奇葩|盘点一下那些让人哭笑不得奇葩死亡的中国古代皇帝
- 中爱文化传媒|《中国爱情诗刊》江飞荐诗(第二期)
- 中国旅游新闻网|木鸟民宿发布《2020暑期民宿消费趋势报告》:用户最爱看海 跨省游增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