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的原因是高等教育制度有巨大利益差

历史上有冒名顶替的其他事件 , 为何存在冒名顶替?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利益是根据身份分配 , 而不是根据能力来分配 , 有人冒名官员 , 因为官员靠身份就可以获得很多利益 。 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是如此 , 接受高等教育存在巨大利益差 , 导致了一部分人的冒险 , 一方面是接受教育存在巨大利益差 , 另外一方面是完成学业以后 , 就业方面存在巨大的利益差 。 什么叫利益差?就是拿到录取通知书和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之间 , 会享受不同的待遇 , 有通知书的人 , 就可以近乎免费的高等教育 , 没有录取通知书的 , 就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 有毕业证书的 , 就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 而无毕业证书的 , 很多工作连资格都没有 。 因此 , 之所以有冒名顶替事件出现 , 说明社会上存在了很多的不等价交换 , 从哲学角度说 , 就是社会交换在很多方面 , 背离了价值规律 。 如果高等教育符合价值规律 , 则当有很多人需要高等教育的时候 , 高等教育规模就会不断增长 , 直到供需平衡 , 这个时候 , 接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 , 和接受高等教育所付出是等价的 , 一定不会有人冒着风险去搞顶替 , 比如超市购物 , 有谁会冒名顶替去买米?去买手机 , 哪怕是最高级的手机 , 有谁会冒名顶替去买手机 , 很多的产品是需要花大价钱做广告推销 , 哪需要冒名顶替?买手机之所以不需要冒名顶替去购买 , 原因很简单 , 就是手机买卖比较符合价值规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