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神经学教授:人的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三 )


这种重复的 , 自组织的行为的显著之处在于 , 它跟宇宙通常的行为正好相反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万物实际上应该会变得更加随机、分散、混乱 。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世间万物都会趋于混沌 , 而且熵往往会增加 。 那么这里面到底发生什么了?
我们不过是“怪圈”?
复杂系统是自组织的 , 因为它们具有吸引子 。 吸引子是互相强化状态的循环 , 可让过程达到稳定点 , 这不是靠失去能量直到停止下来 , 而是通过所谓的动态平衡来实现 。 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体内平衡 。 如果你被捕食者吓了一跳 , 你的心跳和呼吸就会加快 , 但是你会自动采取措施使得心血管系统恢复到较平静的状态(遵循所谓的“或战或逃”反应) 。 每当脱离了吸引子时 , 都会触发思想、感觉以及动作的流动 , 最终会把你带回到你熟悉的吸引状态周期 。 就我们人而言 , 我们对身体和大脑的所有激励都可以描述为朝着我们的吸引子 , 也就是朝着我们最可能的状态发展 。
按照这种观点 , 人类只不过是哲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所说的“怪圈” 。 我们所有人都在庞大的 , 高维的状态空间里面流动 , 它具有多种可能性 , 但是我们的吸引子会迫使它们在有限的范围内运动 。 我们就像秋天的一片落叶;在湍流的漩涡当中找到了一条没有终点的轨迹 , 然后认为那条轨迹就是整个世界 。 把我们自己描述成怪圈似乎过于沉闷——但这对于自然界任何有着一系列吸引状态的复杂系统(就比如你我)来说 , 这具有深远影响 。
每接受一次新体验 , 你的机体都会进行推理 , 从而让发生的事情适应一种熟悉的模式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看到 , 包括我们在内的复杂系统 , 在我们的精确描述我们自身过程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的范围内存在 。 此外 , 我们知道我们所有的过程 , 所有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存在的话)肯定会减少我们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的输出 , 从而把我们推向越来越可能出现的状态 。 那么 , 这个过程的实际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呢?此处的诀窍是要了解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性质 。 如果我们了解这个函数 , 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是什么驱动着我们 。
事实证明 , 李雅普诺夫函数有两个揭示性的解释 。 第一个来自信息理论 , 该理论称李雅普诺夫函数是令人惊讶的——也就是说 , 处于特定状态是不可能的 。 第二个来自统计数据 。 统计数据表明 , 李雅普诺夫函数是(负)证据——也就是说它是特定解释或者对这一状态给出解释的正确可能性的概率(边际可能性) 。 简而言之 ,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存在的话 , 我们就必须借助减少意外来增加我们的模型证据或自我证明 。 有了这些解释 , 我们现在就可以为生存性的动态赋予目的和目的论 。
说到现在 , 我们现在就可以讨论推理了 , 也就是找出可以解释我们称之为“世界”的系统的受观测状态的最佳原则或假设的过程 。 就技术而言 , 推理需要对有关世界模型的证据最大化 。 因为我们有这个义务对证据进行最大化 , 我们基本上是以自己做为模型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推理 。 这就是为什么每当你有了新的体验时 , 都会进行某种形式的推理 , 尝试把正在发生的事情调整为自己熟悉的模式 , 或者调整你的内部状态来考虑这个新的事实 。 这跟统计学家经历的过程类似 , 有时候他得决定是否需要引入新规则来解释疾病传播或银行倒闭 , 而这应该会对自己如何对经济进行建模造成影响 。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吸引子会如此重要 。 一个有吸引力的状态意外很少证据很多 。 因此 , 复杂的系统会陷入到熟悉的 , 可靠的周期之内 , 因为这些过程必须参与到支撑其自身存在的原则的验证之中 。 吸引子会将系统推向可预测的状态 , 从而强化了系统针对自身世界所生成的模型 。 这种意外的最小化 , 自我证明 , 推理性行为的失败 , 会意味着该系统会进入到意外的陌生状态——直到它不再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存在 。 吸引子是通过推理来召唤自己成为存在的过程的产物 。 换句话说 , 吸引子是活着意味着什么的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