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中国丛书综录》对中国古籍目录索引的贡献( 二 )


丛书|《中国丛书综录》对中国古籍目录索引的贡献
本文插图

随着丛书应用的日趋广泛 , 以往目录“仅举全书而不暇胪列子目”[3]的做法已不能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 , 故而专以检索丛书的书目也就应运而生 。 清嘉庆四年(1799年)顾修所编的《汇刻书目》揭开了我国丛书专目的第一页 。 该目依四部分类 , 虽收录丛书仅260种 , 但每种丛书下详列其所含的子目 , 给学者检索提供了方便 , 自其问世后 , 翻刻、增补者延绵不断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璜川吴氏首先为之重刻 , 并附有不著姓名者的补编、新编 。 次年 , 日本书贾松泽老泉又增补成《汇刻书目外集》 , 收录丛书500种 , 补遗28种 。 光绪元年(1875年)长洲陈光照无梦园再次重刻 , 并增补了《续编》 。 第二年(1876年)傅云龙又辑成《续汇刻书目》 , 收丛书500种 , 分类一依四库法 , 体例也较严密 。 其后尚有朱学勤等数家相继增补 。 至1914年杨守敬辑《丛书举要》 , 1918年李之鼎《增补丛书举要》 , 收丛书1605种 , 不仅首次用“丛书”名称 , 而且成为集上述各书目之大成者 。 1927年沈乾一再辑《丛书书目汇编》 , 收丛书2086种 , 并改分类为字顺编排 。
综观上述目录 , 人们不难发现 , 其收录的丛书虽日趋增多 , 体例也略有改进 , 但毕竟都是转录前人书目而成 , 且忽略版本的记载 , 其所收录的丛书当时是否见存 , 著录有无重出 , 疑问甚多 。 当然 , 更不可能为读者提供藏处所在 。
所不同的是 , 《丛录》以上海图书馆藏书为基准 , 并派员校核了“北京各馆所有丛书为上海所无者约五百余种”[4] , 同时调查了国内其他省市图书馆的收藏情况 , 辨别源流 , 选择版本 , 去同存异 , 共收录全国41家主要图书馆所藏丛书2797种 , 其数量远胜于以往各种丛书目录 。 更重要的是 , 《丛录》所收录的丛书都经过必要的考订与概括整理 , 故而一是确有其书 , 其中还包括不同的版本 , 甚至据旧板编印的丛书亦加以注明 , 省却了读者重复考订的精力和时间;二是确知藏所 , 第一册(总目)后附有《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 , 读者可按图索骥 , 就近查阅 , 这更是以往任何丛书目录所无法比拟的 。
2、子目分类 开丛书专目之先河
分类历来是我国图书检索的主要方法 。 但与一般图书不同的是 , 丛书既然汇多种著作为一书 , 因而不仅要反映丛书本身 , 更重要的还要反映它所包含的子目;丛书本身需要分类 , 而其子目更需要分类 。
如前所述 , 自1799年顾修《汇刻书目》问世以来 , 丛书目录层出不穷 。 但这些目录不管是增补前人 , 还是别树一帜 , 无一例外的都是以丛书为主体 , 或按四部分类 , 或依字顺编次 , 而将所含子目列于其中 。 读者只能从丛书的角度检索其所含的子目 , 而不能按子目去检索其所在的丛书 。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后 , 有些图书馆开始用索引之法编制丛书子目索引 , 以弥补其缺陷 。 1930年金步瀛率先按笔划字顺编成《浙江图书馆藏丛书子目索引》(收丛书469种) , 1935年施廷镛也编成《清华大学图书馆丛书子目索引》(收丛书1275种) , 解决了以子目书名检索其所在丛书的困难 。 但字顺检索毕竟还是图书检索的一种辅助手段 , 它不能替代分类检索的主体功能 , 故而不知子目书名的读者还是不能利用丛书的资源 。
其实 , 丛书子目分类以往曾出现于一般古籍目录中 。 明万历末年浙江著名藏书家祁承?所编的《澹生堂藏书目》 , 是我国最早设“丛书类” , 同时将丛书子目与其他单刊书混合编排的分类目录 。 该书目除在每种丛书下详列其所含的子目外 , 同时又将每种子目与其他单刊图书按四部分类法混合编排 , 并在其下注明为其丛书本 , 如“经部·易类”著录:“京氏易传三卷 , 京房著 , 陆绩注 , 汉魏丛书本、范氏二十种奇书本”[5] , 这样使丛书及子目的分类检索功能同时兼备 。 可是这一方法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 直到三百多年后才得以沿袭 , 1923年刊行的《八千卷楼书目》、1935年出版的《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总书目》及日本《京都大学汉籍分类目录》都将丛书子目与单刊书混合分类编次 , 起到了分类检索子目的作用 。 《丛录》由此而得到启迪 。 主编顾廷龙先生曾说:“编此目(指《丛录》) , 我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汉籍分类目录》而得到启发 。 我在燕京(大学)时 , 为章式之先生遗书编目 , 一日吉川幸次郎先生来访 , 赠余《日本京都东方文化学院汉籍分类目录》 , 又另编一册 , 有书名及子目索引 。 凡丛书子目均分别各类 , 作者、版本著录甚详 , 使用方便 , 余甚好之 。 ”[6]从而将子目分类检索从一般古籍目录引伸到丛书专目之中 , 成为我国第一部既有总目分类又有子目分类的丛书目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