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獐子岛前董事长吴厚刚:从最佳CEO沦为被终身市场禁入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獐子岛前董事长吴厚刚:从最佳CEO沦为被终身市场禁入
历时2年零4个月 , 证监会对獐子岛的调查最终落幕 。
6月24日晚 , 因信披违规等行为 , 时任獐子岛董事长的吴厚刚被证监会罚款30万元 , 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 同日 , 吴厚刚辞去了在獐子岛的所有任职 。
曾经 , 从铆工到上市公司董事长 , 吴厚刚的故事是无数水产人勤勉奋斗的榜样 。 而今 , 从中国最佳CEO前15强沦落到被终身市场禁入 , 吴厚刚的经历也为在资本市场中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敲响了警钟 。
新京报|獐子岛前董事长吴厚刚:从最佳CEO沦为被终身市场禁入
本文插图

很会算账的董事长
靠山吃山 , 靠海吃海 。 一直以来 , 渔业都是獐子岛的支柱产业 。 据《獐子岛镇志》记载 , 20世纪70年代 , 獐子岛公社曾创造出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 , 一度被称为“海上大寨” 。
1964年出生的吴厚刚 , 正伴随着“海上大寨”的建设而成长 。 20世纪80年代 , 从长海县第四中学毕业后 , 吴厚刚选择同大多数獐子岛人一样投身海洋事业 , 成了大连獐子岛修造船厂的一名铆工 , 后又转为会计 。 吴厚刚的同事曾向媒体回忆 , “他算账是一把好手” 。
1983年 , 獐子公社改为獐子乡 , 成立集体所有制公司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 。 在此基础上 , 1992年 ,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成立 。 1996年 , 32岁的吴厚刚成为獐子岛镇镇长 , 因当时的獐子岛是政企一体的集体经济模式 , 吴厚刚还担任了獐子岛总经理 。 此后20余年 , 他带獐子岛走入大众视野 。
2002年 , 经历股份制改造后的獐子岛 , 让吴厚刚不得不在官商并行的双重身份中做出选择 。 最终 , 吴厚刚选择下海经商 。 2002年9月 , 獐子岛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吴厚刚定向增资848万股 , 使吴厚刚在獐子岛的持股比例达到10% 。 而这10%的股份 , 一半由吴厚刚自身借款530万元取得 , 另一半则是由长海县政府奖励所得 。 升任董事长的吴厚刚表示 , “我喜欢在大海上弄潮 , 在这片蓝色家园上 , 我会有一番作为的 。 ”
2006年9月 , 獐子岛在深交所正式挂牌 。 上市第一天 , 獐子岛股票就以60.89元/股的开盘价位居国内所有上市公司股价第二 。 2008年1月24日 , 獐子岛的股价升至历史巅峰 , 收盘价达到151.1元/股 , 成为A股股王 。 在市值超过200亿元的日子里 , 獐子岛曾一度被股民誉为“海上蓝筹” 。 2012年 , 福布斯中文版推出的“2012年中国最佳CEO”榜单中 , 吴厚刚入选第15位 。
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在吴厚刚的带领下 , 獐子岛不断发展为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 , 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 。 然而 , 如日中天的獐子岛 , 却在2014年因扇贝受灾迎来事业转折 。
2014年 , 獐子岛宣布扇贝因遇冷水团等异常因素导致绝收 , 成为当年轰动A股的黑天鹅事件 , 并被调侃为“扇贝跑了” 。 当年 , 獐子岛净利由盈利转为巨亏11.89亿元 , 吴厚刚表示 , 将自愿承担1亿元灾害损失 。
2017年 , 獐子岛再度巨亏7.23亿元 , 此次理由为 , 由于海洋牧场遭受重大灾害 , 饵料短缺 , 扇贝被“饿死了” 。据证监会透露 , 其实不晚于2018年1月初 , 吴厚刚已从獐子岛公司财务总监勾荣处知悉獐子岛2017年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 。 2018年1月23日至24日 , 獐子岛也陆续收到了增殖分公司、广鹿公司等16家公司的四季度收益测算数据 。 根据规定 , 上述信息均应在2日内进行信息披露 , 但獐子岛直至2018年1月30日才予以披露 。
2018年2月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 獐子岛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2019年7月10日 , 证监会认定獐子岛 , 涉嫌财务造假 ,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 向獐子岛下发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