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他与范仲淹苏轼海瑞林则徐的“河长”天团,回望千年,这是上海的十字路口( 三 )


在他逝世数十年后 , 元末明初的上海人顾彧专门写下一首方便传唱的《竹枝词》:“江流两岸尽平川 , 荠麦如云树若烟 。 不是青龙任水监 , 陆成沟壑水成田 。 ”
深入研究过任仁发专著《水利集》的学者刘春燕谈到:任仁发坚持认为 , 治理太湖水利的重点是治理吴淞江 , 这与宋代关于治理浙西水利的思想有所不同 。
他的坚持 , 他的登场 , 其实处在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情势与关键时刻 , 对上海意义非凡 。
一个值得注意的“巧合”是:就在元朝专设“都水庸田使司”治理浙西水患的1298年 , 上海市舶司撤 , 上海地区港口贸易重心移至刘家港(今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 。
回望千年 , 这是上海的十字路口 。
【四】
《上海通志》条目里 , 有两条前后紧接 。
前一条 , 便是上述的“大德二年(1298年)上海市舶司撤” 。
后一条 , 便是“大德八年(1304年)任仁发提出‘浚河深阔、筑土于高厚、置闸多广’治水建议 , 并任都水少监 , 协浚吴淞江 。 经是年和十年两次疏浚 , 吴淞江水患大为减轻” 。
吴淞江也仿佛松了口气 。
一个史实是:1405年 , 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次出发 , 及此后数十年六次远航 , 均从“刘家港”出洋 。
如果没有任仁发的一再呼吁、毕生坚持 , 三次开浚吴淞江 , 生命最后阶段还在奔忙 , 为后来埋下伏笔 , 上海将会怎样?历史没有假如 , 更不应做狭隘之争 , 为古代中国发展立下功绩的刘家港后来走向沉寂 , 也有众多成因 。 今天刘家港所在地太仓港亦再次兴盛 , 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携手共进 。 而对今天上海的“一江一河”来说 , 任仁发这位一流画家当年“画”下的伏笔 , 堪称不可或缺 。
今人可以看见 , 就在刘家港兴盛的这百年间 , 两个关键年份的数字正好换了个位:1304年 , 任仁发开始疏浚吴淞江;1403年 , 明代户部尚书夏原吉开始疏浚范家浜 , 为下游“遏塞”的黄浦江找到新的入海通道 。 复旦学者傅林祥研究认为:元代的黄浦江已经很宽 , 但是它是吴淞江的支流 , 还是要通过吴淞江入海;夏原吉疏浚范家浜后 , 黄浦江跳过原来吴淞江淤塞一段 , 由范家浜直接从吴淞江下游入海 , 形成今天看到的格局 。
这一百年的这次换位 , 任仁发与夏原吉遥相呼应:一位坚持疏浚吴淞江 , 在关键时刻保留了苏州河(吴淞江上海段)的存在可能;一位让黄浦江成为干流 , 从而让一再淤塞、难以顺畅入海的吴淞江 , 终于通过汇入黄浦江 , 借后者从淀山湖奔腾而下之势 , 一起合流顺畅入海 。 上海从此“江河归海” , 形成“一江一河”通江达海的基本格局 。 二者也从此稳定下来 , 奔流至今 。 历经劫难的太湖之水 , 也终于找到“一吐为快”的出海口 , 治理面貌为之一新 , 长治久安得到支撑 。
【五】
有趣的是 , 走笔至此 , 偶然发现:1304年、1403年之前 , 还有一个1034年——范仲淹首治吴淞江 。
现在的年轻人把“1314”称为“一生一世” , 用于示爱 。 而在看似数字游戏的三个年份背后 , 范仲淹、任仁发、夏原吉等先辈以各自的一生一世 , 为一事来 , 共同泽被后世 。
还有海瑞 。
复旦学者满志敏曾表示:一度热议的海瑞主持开挖新河道、形成今天苏州河入黄浦江之说 , 并不成立 。
当然海瑞治水之功是无疑的 , 也依然重视吴淞江作为重要排水河道的疏浚 。 他“巡历上海县 , 亲行相视” , “按江故道 , 兴工挑浚” , 指出“浙江、杭嘉湖三府与苏松常三府共此太湖之水 。 吴淞江开则六府均蒙其利” 。 《明史》载:“瑞锐意兴革 , 请浚吴淞江、白茆 , 通流入海 , 民赖其利 。 ”
还有林则徐 。
2019年春 , 有270年历史之久的上海市敬业中学 , 特意选择在师生日常经过的教学楼底楼大厅 , 为他立起铜像 , 并举行了一场师生参与的揭幕仪式 。 捐赠者丁象康谈到 , 这位江苏巡抚当年视察宝山、浦东和金山等地崩塌的海堤后 , 就是在敬业书院(敬业中学前身) , 召请士绅富商 , 劝捐海塘经费 , 耗时两年竣工 , 使民众免遭海水倒灌之灾 。 他还疏浚了苏州河、黄浦江、白莲泾、肇嘉浜等河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