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财富|黄光裕的千亿牌面:曾连续三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内地首富宝座( 四 )
国美通讯在4月23日晚间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市场及竞争影响 , 经营持续亏损 ,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公司放贷收紧 , 公司资金紧张 , 存在流动性风险” 。 也就是说 , 国美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布局之路 , 基本走到头了 , *ST美讯(600898)能保住壳就不错了 。
同样 , 国美在金融领域的布局 , 也成为其难以言说的隐痛 。
从2014年9月开始 , 国美就开始布局金融 。 这一年 , 国美控股出资5亿元成立了国美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筹划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 , 互金业务也被其定位为拉动未来增长的“新风口” 。 先后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账云贷”、消费金融“美易分”、资产交易平台“美易理财” , 此外 , 其还投资了鹏润金服、华人金融等业务 。
2016年8月 , 杜鹃强势控股港股上市公司华银控股(HK.00628) , 随后就将其更名为"国美金融科技" , 大举进入互联网金融 。 2017年国美金融旗下已拥有消费金融、基金、保险、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多项业务 。
本文插图
然而 , 看起来坐拥天然场景与资金优势的国美金融科技 , 在热热闹闹了一番之后 , 很快便陷入混乱局面 。 国美金融多项业务频频陷入违规舆论风波 , 华金理财于2017年便停止标的和公告的更新 , 华人金融自2018年4月起也不再新增标的 , 旗下多家P2P平台也已全线停摆 , 美易金服、美易理财已早已完成兑付并停止运营 , 国美在线金融频道的产品已全部下架 , 其消费金融主力军国美易卡也频频被用户投诉为“套路贷”帮凶 , 砍头息、暴力催收等负面缠身 。
国美金融科技近年的业绩也在逐年下滑 , 国美金融科技财报显示 , 2018年收益为6900.4万元 , 同比下降6.5%;股东应占利润为143.9万元 , 同比下降93.38%;2019年营收为人民币6988.6万元 , 股东应占亏损1027.3万元;国美金融科技股票也已成为一支仙股 , 今年以来的最高股价甚至只有0.82元 。 国美金融科技集团人员也裁减至36人 , 仅保留仅保留金融服务APP运营相关人员 , 勉强维持局面 。 至此 , 有人质疑 , 国美还有金融科技吗?
如果说国美在智能手机、金融领域的布局 , 还算雷声大雨点小多少能听得见声响的话 , 国美的文娱领域的布局 , 则悄无声息 , 几乎是人所不知 。
2014年 , 国美控股联合著名壳王高振顺及京文唱片创始人许钟民 , 收购了香港娱乐圈老大向华强中国星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星文化产业 , 改名拉近网娱 , 试图打造国际化的音乐、影视、体育娱乐内容的创新互联网平台 , 并凭借这一概念 , 引来中信股份战略注资6.285亿港元 。
然而 , 拉近网娱从2014年被收购至今 , 并没有在文娱领域激起太明显的风浪 。 2016年推出的电影《不速之客》只收获了391万票房 , 近年来除了2017年见诸媒体的与崔永元合作“崔永元故事库” , 与腾讯影业联合开发《藏地密码》等消息之外 , 几乎没有听到其它动静 。 《藏地密码》号称由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担任首部监制 , 由《识骨寻踪》制作人、《辛普森家族》四季的编剧和制片人乔纳森·科利尔担当主编剧 , 并将在2020年正式上映 。 然而 , 3年过去了 , 这部影片依然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
拉近网娱(08172)的业绩也如江河日下不甚乐观 , 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拉近网娱营收4313.3万港元 , 同比减少33.77%;2019年营收3186.8万港元 , 同比下降26.1%;股东应占亏损为8672.1万港元 , 同比收窄63.3% 。 迄今为止其股价仅有0.08港元 , 亦然升仙 。
黄光裕和许钟民入狱的这些年 , 已经完美错过中国电影、文娱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 从2016年之后 , 中国电影产业增速已经逐年放缓 , 国美在其中蜻蜓点水式的试探 , 已然无法搅动起太大的波澜 。
推荐阅读
- |1500亿财富几乎归零 乐视正式退市 股价只剩1毛8
- |联合国秘书长:地球上一半的财富属于26个人,不平等在加剧
- 互联网设计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财富去了哪里?早介入这几个早受益!
- 新财富杂志|市场震荡,如何乘风破浪?券商股回调,下半年能否继续持有?创业板或藏更大机会?|新财富学院
- 新财富杂志|A股重磅!就在下周,2500亿巨额解禁来袭!200万股东惊心:股价会大跌么?券商首席们这么看!
- 中国财富网|突发!8家券商遭中证协自律调查,债券承销“价格战”何时休?
- 中国财富网|千金难买牛回头!超级基金伺机出动,是否已到加仓好时机?
- 财富|没有金融背景的他,用了这三个黄金储蓄法,7年攒下7000万日元
- 中国财富网|险资今年已举牌16次,监管提示“有钱别任性”
- |通货膨胀之下,居民财富被悄悄“偷走”?经验证明,它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