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财经|青岛两大“神器”助阵北斗卫星发射 青岛力量闪耀太空
“发射成功!”6月23日上午 , 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站配电机房内的刘晓露得到消息 , 自己挥了挥拳头 , 算是庆贺一下 , 脸上也洋溢出胜利的笑容 。
刘晓露是青岛平度市云山镇人 , 2017年12月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因为学的是电器自动化专业 , 他被安排到了配电岗位 。 从最初的跟班学习到如今的高压主操作手 , 如今刘晓露已经成功保障了4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 , 安全保障设备用电1000小时 。 这一切虽看似顺其自然 , 其实离不开他自己日复一日的辛勤努力与永不放弃的钻研精神 。
本文插图
“输出电压正常、功率正常、UPS电压正常……”发射前 , 每天晚上十点半的配电机房内 , 刘晓露完成了当天最后一趟机房巡视 , 仔细地做好登记 , 方才安心地去休息 。
“当我第一次看见机房内大大小小的设备 , 眼花缭乱的电压表、电缆线时 , 我真的特别发愁 。 但转而一想 , 电工岗位虽小 , 但是责任重大 , 保障用电涉及我们各个关键岗位和所有重要设备 , 如果说电出了问题 , 就像是人没有了血液 , 所以保电就是保成功!能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不也正是我来到这里的初心吗?”电话中 , 他笑着对采访人员说道 。
本文插图
刚接触高压岗位的时候 , 刘晓露实际操作中的各种知识原理、操作技巧可谓是一窍不通 。 面对挑战 , 抱着“啃的就是块硬骨头 , 面对技术难题就是要刨根问底!”这个心态 , 那段时间刘晓露总是“泡”在机房里 , 除了吃饭 , 几乎看不到他的人影 , 白天他和老师傅一起熟悉设备、装机调试 , 晚上加班加点学习供电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工作流程以及设备的原理知识 , 那时候 , 他工作服的口袋中永远都揣着一本《高压岗位要点手册》 。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 , 刘晓露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学习了大量的设备知识和操作常识 , 吃透了高压岗位上各种设备的性能 , 硬是从一名新手“磨”成了一名熟练的老师傅 , 自身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在一次发射前演练过程中由于断路器损坏 , 机组突然出现供电不稳定的状况 , 同时电压、频率也出现大幅度跳变……所有设备都处于运行状态 , 跳变电压不稳定随时会产生断电的风险 , 一旦断电很有可能会造成重要设备的损坏 。 “必须马上切换备用机组!”刘晓露迅速进行线路切换操作 , 在向上级报告情况后 , 立即开展故障排查 , 很快便发现断路器线圈有明显烧黑迹象 。 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日常故障案例的研究 , 刘晓露迅速对烧黑的线圈进行更换 , 随后拉开手车断路器 , 拆装各种元器件 , 检查配电位二次回路 。 从发现问题到进行各项操作 , 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 机组恢复正常 , 电压可以正常供电 , 主机组和备用机组电压均显示正常 , 故障被成功排除 。
在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 每一次火箭发射都举世瞩目 , 而在成功的喜悦背后 , 有着一群头顶一片天 , 脚踏一方土 , 勤劳苦干 , 默默奉献的“无名之辈” 。 虽然刘晓露所在的高压岗位常年要值守在指控大楼内 , 火箭发射时也是守在机房里 , 少了航天发射该有的壮阔 。 但刘晓露明白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 , 需要无数人在背后奉献坚守 , 面对前方的新征程 , 他坦言到:“我会一直追逐属于我的航天梦 , 始终保持一颗认真负责和学无止境的心 , 用成熟可靠地操作 , 打好每一场‘战役’!”
现场
发射成功!青岛航天老人心落地了
“我早早就打开了电视 , 等着看发射直播 。 ”昨天上午9点 , 采访人员来到高泽锴家中 , 这位曾经亲手将几十颗卫星护送上天的青岛人 , 早早就和妻子一起坐在电视旁边 , 通过央视直播观看北斗卫星发射 。
推荐阅读
- 最近,国家为这件事操碎了心……
- 华为手机半夜自燃,官方称“非质量问题”
- 河青新闻网衡水新闻|省生态环境厅到衡水市调研督导生态环境信访工作
- 哈尔滨新闻网|“老式”诈骗卷土重来|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看
- 哈尔滨新闻网|预约入馆新升级|全套攻略在这里
- 公共管理|最新!青岛一居民楼挡土墙垮塌,住户紧急撤离!现场抢险照片来了…
- 李国庆行拘期满后首发声
- 一路凯伴|计划招生五千人!江西财经大学招生解读来了
- 青岛大狗连伤4人!其中有3个是孩子
- 央视财经|突然!这种“废品”又值钱了:1个月内涨价超10%!